188
在凡间,剑意境是剑修初窥门径的第一重境界,亦是他们通往剑修之路的起始。
但剑意并非剑意境独属,在漫漫修炼之途中,揣摩领悟乃至融汇剑意,始终是所有剑修的第一要务。
剑意分先天与后天,先天剑意少之又少,须得是剑器本身有灵,这样的剑意谢长安也曾见过,那就是朱鹮。
他以朱寰剑为本体,天生就人剑合一,朱寰剑的剑意便是他的剑意,而他的剑意也是朱寰剑的剑意。
而后天剑意,便是剑器反过来受到剑主的影响,所形成的剑意。
就拿谢长安手上这把断剑来说,它非但是后天剑意,其前任主人必定是一个杀伐果断,一路从尸山血海蹚过来的人物,故而她方才将断剑拿在手中,那股滔天杀意几乎就将她控制。
若是心志稍弱之人被剑意压制,便会走火入魔,修为境界固然能因此大成,相应地,也会性情大变,由人驭剑,变成剑驭人。
谢长安自然不愿被这把断剑控制,方才棹月见她一动不动,四周气流涌动,正是因为她被断剑拉入过往回忆,以断剑旧主的视角经历一切。
当她受到杀意影响稍有空隙,剑意就会趁虚而入,但它似乎没想到谢长安接着这段回忆,反过来篡改幻境,将剑变成白绡,将尸山血海变作落花遍地,山水如画。
断剑被激怒了,它几乎将断剑中残余的杀气与怨气悉数释放出来,企图作最后的反扑,但它高估了自己,它现在只是一把断剑,即使曾经有着再辉煌的过往,如今也已折断半朽,剑意残缺。
而站在它面前的,是谢长安。
不是棹月那样养尊处优,不经世事的仙使,而是从凡间爬上来的一缕幽魂。
这样的尸山血海,她不仅见过许多,也曾身在其中。
面对断剑的挑衅,她心若铁石,无一丝一毫的波澜。
但并非完全没有收获。
在谢长安占了上风之后,断剑无力再战,不得不被她收服,向她敞开所有剑意。
她因此看见剑主大开杀戒以外的剑意。
是落叶无边的萧瑟,冰封千里的孤寂,以及,
万物灭绝的肃杀!
难怪,此剑杀伐过重,正因旧主是一个杀伐成性的煞星。
然而,这剑意是如此鲜明!
以至于只要是见过,体会过的人,就绝不会忘记。
反观谢长安自己的剑意——
自踏入赤霜山起,她就开始习剑。
从一招一式的传统练剑,到御剑飞行,以气御剑,逐渐摸索剑道中蕴含的气机与意境。
她的剑意起初是激越的,因为经过长安城一战与安史之乱,在亲眼见过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和身边朋友的死亡之后,她心中始终有一股激越之气,无论多少次挥剑都难以平息,而这股激越之气,也就形成了最初的剑意。
但随着见识阅历的增长,离开赤霜山,她见识到更为广阔的修仙世界,逐渐将这股激越之气压制下来,剑意也变得更为沉稳内敛。
直至突破剑仙境,剑意与法相融会贯通,更上一层,她的剑意也如金乌轻盈耀眼,一往无前,剑光既出,绝不回首。
然而现在,她又见到新的剑意。
先是手中这把断剑的肃杀之意,再是断剑肃杀引发周围残剑的共鸣,一把又一把的断剑,或决绝,或凄楚,或百折不回,或淡然无畏。
满地落花被狂风扬起,又一片一片落入她的手中,霎时盛开,转眼枯萎,生灵之绽放与凋零,诞生与死亡,恰如这一道道剑意,绚烂至极致,又于平静中消亡。
自天地初开,生机繁盛,灵气氤氲而起,万物生智,智而成灵,灵而化形,凝聚五行,点石成金,聚水为江,过木生草,燥极引火,燎原布土,三百八十诸天勃勃生机,众仙毕至,万星璀璨。
然而盛极必衰,水满则溢,剑起必有剑落,这些残剑断刃,随其旧主历经波折沧桑,旧主陨落,它们在此沉寂不知几载,剑意逐渐消亡,唯余一丝执念,此刻受这把断剑牵引影响,已是完全敞开,予取予求。
通过断剑的联系,她竟在弹指间阅遍了琅嬛仙府七层以下所有残剑的剑意!
观而后效,效而自悟,别出机杼,革故鼎新。
将这些剑意都看尽揣摩个透的谢长安,剑意会有什么变化?
半个时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