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寒暄了片刻,李慕白的家的马车也来了,他挥手跟傅琛告别,“傅兄,柳娘子,我先行一步,咱们年后见,届时再聚首共叙。”
好,李兄慢走,一路顺风。”傅琛拱手相送,目送李慕白上了马车,车帘放下,马车缓缓驶离,这才收回目光,转身看向柳清舒,“舒娘,我们也走吧。”傅琛轻声道,边说又细心地检查了一遍板车,确认无误后,扶着柳清舒轻巧地坐了上去,待柳清舒坐稳,他也坐上了板车,拉起绳索,架着驴车缓缓踏上归家的路。
冬日的寒风颇为凌冽,柳清舒解开傅琛披在她身上的斗篷,将两人紧紧地裹在一起。
傅琛感受着斗篷下传来的温暖,傅琛的心也被这份温情紧紧包裹。他侧头望向柳清舒,只见她眼含笑意,目光温柔如水,两人的目光不经意间交汇,望向对方眼中满满都是柔情。傅琛心中更是柔软一片,不由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他轻轻握住柳清舒的手,温柔道,“舒娘,你真好。”
驴车缓缓前行,两旁的景色逐渐变得熟悉起来,远处炊烟袅袅升起,那是村中人家在准备晚餐。傅琛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归属感,那是无论他走多远都会牵挂的地方。
村中已经有了几分过年的喜庆气氛,有些人家门前挂起了红灯笼,窗上贴着喜庆的窗花,一派祥和欢乐的景象。孩子们的欢笑声在田间巷尾回荡,偶尔还能听见鞭炮声远远地传来,预示着新的一年快要到了。
“舒娘,今年过年,我们可得好好布置一番,让家里更有年味。”傅琛提议道,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今年是他们成亲后的第一年,爹娘过世后,他一直一个人,今年他成亲了,有娘子,有家了,傅琛心中满足极了。
他手舞足蹈的念叨起来,“我们一定要再院子里挂上一排红灯笼,把院子装点得红红火火,还有窗花,我们可以一起动手剪,贴上各式各样的图案,对了,年糕也该做了,还要卖很多很多的年货,除夕夜咱们家今年虽然只有两个人,也一定要做一大桌丰盛的年夜饭,热热闹闹地过个年。”
柳清舒听着傅琛的规划,眼中满是温柔与憧憬,她轻轻依偎在傅琛的肩头,柔声说道:“嗯,夫君想得真周到,”柳清舒点头应和,眼中盛满了期待,“我已经备好了红纸和笔墨,等回家了,咱们就一起剪窗花、贴春联,还有,我们院子里那棵腊梅已经开花了,挂些红灯笼,定是别有一番风味。”
提到这些,傅琛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幅温馨美好的画面。他轻轻拍了拍柳清舒的手背,“舒娘,有你真好,”因为有你,我终于又有家了。
柳清舒闻言,脸颊微红,羞涩地低下了头,但那份甜蜜却从心底溢出,弥漫在两人之间。
驴车继续前行,两人间的对话不时夹杂着欢声笑语,仿佛连周围的寒风都被这份温情所融化。终于,驴车停在了熟悉的家门前,傅琛跳下板车,转身小心翼翼地将柳清舒扶下,“舒娘,我们到家了。”
两月不曾归家,傅琛心中满是对家的思念与渴望。他推开院门,一股熟悉而又略带清冷的空气迎面扑来,瞬间唤醒了他对这个小小院落的所有记忆。院子里,那棵腊梅树在寒风中傲然挺立,金黄色的花朵在枝头绽放,散发出阵阵幽香,为这冬日增添了几分生机。
屋子还跟他离家时那般,收拾得井井有条,每一处都透露着家的温馨与安宁。傅琛环视四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柳清舒,他才能有如此舒适安逸的家。
“舒娘,一路奔波,累了吧,咱们坐着休息一会儿,”傅琛边说边将柳清舒引至堂屋坐下,“舒娘,坐,我去厨房烧壶水,”他抚上柳清舒被冻得有些发红的脸颊,眼中满是心疼与怜惜。
柳清舒微笑着摇摇头,轻声说:“我不累,夫君你坐,我去烧水。”说着,她便要起身,却被傅琛温柔地按回了椅子上,“听话,舒娘,你这一路辛苦了,好好休息,这些小事我来就好。”傅琛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站起身,朝厨房走去。
厨房里,傅琛熟练地生起火,架上水壶,柴火噼啪作响,火光映照着傅琛专注的脸庞。不多时,水壶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柳清舒走进厨房时,水蒸气携带着暖意弥漫在整个厨房中。
傅琛听见脚步声,在袅袅雾气中抬起头,见来人是柳清舒,他嘴角他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朝着柳清舒招手,“舒娘,过来烤火暖暖身子。”
柳清舒闻言,心中一暖,轻步走到傅琛身边,两人并肩坐在灶台前,火光映照着彼此的脸庞,她轻轻依偎在傅琛的肩膀上,感受着从他身上传来的温度,仿佛连周遭的寒冷都被这份温情所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