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爬坡岁月 > 第103章 代收学费

第103章 代收学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夏天快过完的时候,肖丽娟当妈妈了,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婴。

肖丽娟坐月子期间,办公室就没有了内勤。王加根正为这事发愁时,叶卫国带着老婆来办公室找他。

“这事我可作不了主!”加根以为他们夫妻是来求他的,直接往后让。

“不要你作主,我们已经找过赵行长。赵行长同意了。”叶卫国笑着说,“以后冬梅在你手下做事,还请你多关照。”

叶卫国的老婆叫袁冬梅,三十五岁,此前一直在农村种地,抚养两个孩子。她高中学历,没有城镇户口,也没有经过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赵国栋竟然答应让她来银行工作,安排在支行办公室搞内勤。王加根听说这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也不得不佩服叶卫国投机钻营的本领。

袁冬梅每天做的还是做肖丽娟做的那些事情。

打扫办公楼走道、楼梯间等公开区域的卫生;清理行领导办公室;烧开水;分发报刊和信件;传接电话,收发传真;负责打字和复印。她毕竟是农村妇女,简单的粗重活儿能应付,但打字机、复印机、传真机这些电子产品从来没有接触过,如何操作还得王加根手把手地教。眼下,她复印和收发传真基本上学会了,但打字如捉虫一般,速度慢不说,还频繁出错。一篇千把字的文字材料,花一整天都难得打出来。王加根也就不作她的指望了,写材料时直接在打字机上自己敲。

撰写单位半年工作总结,筹备支行年中工作会议;参与中国A银行成立十周年暨支行成立一周年庆典;到电视台点歌、点播电视剧;到报社合办专栏、刊发专版、做广告;迎接市分行的各种专业检查……因为涉及的文字量比较大,他每天一上班就趴在桌子上写呀写,或者坐在打字机前敲呀敲,尽力排除外界的干扰。单位的事情本来就忙不完,县人行又夹在缝里赶热闹,组织召开全县金融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会上,县人行办公室主任老肖通报说,省人行主办的《银企之友》杂志准备为孝北县出一期增刊,专门发表孝北县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论文。

“请大家回去之后,尽快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抓紧时间撰写论文,并于九月底之前交到县人行办公室。”肖主任这样要求。

事情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但大家心里清楚,这类文章领导通常只是挂个名。实际撰写论文的,都是办公室主任或秘书。

果不其然。当王加根向赵国栋汇报这事时,赵国栋马上挤出满脸的笑容,恬不知耻地吩咐:“又得辛苦王主任了!”

写论文与写小说不一样。小说可以信马由缰地凭想象虚构,而论文的论点要有论据来支撑。王加根必须查阅资料、搜集素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次发表论文的是孝北县金融机构的一把手,集中在同一期杂志上,有点PK比拼的味道,王加根当然不敢马虎。

因为事情多,他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用。甚至幻想着自己变成孙悟空,拨几根猴毛一吹,就能变成好几个人。正是这个时候,丁仲元和万建伟突然同时来找他,要求他参与秋季代收学费工作。

“我们知道你忙,代收学费也不是你份内的事情。”丁仲元满脸堆笑地解释,“但支行去年代收学费打了败仗,今年赵老板对这项工作的要求特别高。考虑到你在花园镇当过教师,对教育界比较熟悉,我和万行长商量后,就想请你出山。全当是帮我们两个人的忙。”

“我真的抽不开身。完全没时间!”王加根冲口而出,甚至带有点儿恼怒的情绪。

丁仲元和万建伟面面相觑,感觉非常尴尬。

每年秋季开学报名的时候,见钱眼开的银行就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学校。他们关注的,当然不是教师和学生,而是从千家万户汇集到这里的学杂费。每一家银行都希望学校能把这笔庞大的资金存到他们那儿,增加对公存款。这个时候,各学校的校长和财务人员都成了银行巴结的对象,自然也会拿腔拿派,在穿戴光鲜的银行职员面前当一回大爷。由于事业单位开立银行账户比较自由,各家银行都想拉学校到他们那儿去开户,就形成了多头开户的局面。学校把钱存入哪家银行的户头上,就看学校领导及财务人员与这家银行的关系好不好。当然,也与银行的服务质量和公关力度有一定的关系。

孝北县成立之前,花园镇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只有四家,分别是A银行、B银行、D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去年,升格为孝北县城的花园镇增设了中国C银行,邮政局又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分切学杂费这块“蛋糕”的金融机构增加到六家,竞争更加激烈了。

D银行孝北县支行率先发难,在城区中小学开始报名的时候,派工作人员到各学校代收学杂费。结果,当年孝北县城区学校学费总额的一半儿都进了D银行,其他五家金融机构市场占比大幅减少。D银行的做法给同行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家里坐等顾客上门存款已经行不通了。即使存款人信誓旦旦地承诺过,也不能百分之百地相信。银行还是应该主动出击,把真金白银收进尾款箱,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存款。

今年暑假期间,A银行孝北县支行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秋季开学代收学费的事情。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秋季代收学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丁仲元和万建伟担任,领导小组成员除了姚丽琴、韩忠勇、叶卫国和出纳股负责人以外,特意增加了王加根。

支行办公室的工作职责与代收学费没什么关系,八杆子打不着边儿。支行领导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想利用王加根在花园镇教育界的人脉关系,夺回丢失的代收学费市场份额。领导对此寄予厚望,甚至把他当成战胜对手的杀手锏。担心他不乐意,支行两个副行长同时出马,做他的工作,令人意外的是,他还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直接予以拒绝。

丁仲元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脸色变红,颧骨上的肌肉开始痉挛。

万建伟不失时机地打圆场:“我们知道你忙,也晓得你手头上的事情多,没打算让你守在学校里。你只是帮忙牵个线,带着姚丽琴和韩忠勇拜访一下城区各学校的校长,后面的事情由他们去做。”

王加根也意识到了自己回答问题过于直接,过于情绪化,于是向两位行领导道歉,并一条条罗列眼下急于完成的事情,自始至终愁容满面。

“王主任办事总是那么认真!”万建伟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接着又劝他,“饭得一口一口地吃,事情得一件一件地做。何必要背那么大的压力呢!也不是说,你把手上的事情做完了,就没有其他事情。只要你还在上班,事情就会如泉水一样不停地往外冒,层出不穷!事情是永远也做不完的。快是做,慢也是做。做得越快,事情就会来得越多。所以,能拖的事情还是尽量往后拖,先把比较急的事情做了再说。”

“就是嘛!”丁仲元右手食指和中指夹着根香烟,放在嘴上深深吸了一口,“更何况,市分行刚刚搞了后备干部考评。据孝天城那边儿传过来的消息,王主任这次提拔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如果你提拔为副行长,手上的那些事情就可以交给别人。你现在急忙赶着做,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他人作嫁衣裳。”

“丁行长说笑话,拿我开心呢!”王加根口里这么讲,心里当然希望丁仲元说的话是真的。

A银行孝北县支行有四名支行级领导后备干部。除了王加根,还有信贷股长罗新初、人事股长夏宗明和营业室主任韩忠勇。年初就传来小道消息,说上级行准备从他们四个后备干部中提拔一人,充实孝北县支行领导班子队伍。也有的说,现任副行长程金林已经五十七岁,到了退出现职的年龄。提拔年轻干部,是为了补充程金林退职后留下的空缺。到了七月份——也就是支行那栋引人注目的新宿舍楼启用没多久,小道消息得到了证实:市分行派考核组来对四个后备干部进行了考核和民主测评。

考核组组长是刚刚升职的市分行人事科长欧阳春,成员包括市分行办公室主任、监察室主任和人事科工作人员。此前,市分行也进行了人事调整。人事科长刘晓峰升职为市分行纪委书记;德高望重的吴主任光荣退休;教育科杨科长调整为办公室主任。

考核组在孝北县支行整整搞了两天。与后备干部逐一谈话;征求现任行领导的意见;与部分中层干部和员工代表谈话;召开支行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分发民主测评表,让大家按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给四个后备干部打分。

考核组离开之后,孝北县支行开始动荡不安,笼罩着神秘而又紧张的气氛。茶余饭后,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话题落到四个后备干部身上。他们从不同的维度分析后备干部的优势和劣势,揣摩上级行领导的意图,猜测谁最有可能得到提拔。大多数人认为,这次提拔希望最大的是王加根和罗新初,而夏宗明和韩忠勇基本上没戏。夏宗明虽说是人事股长,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毕竟年近半百,只有高中学历,不符合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韩忠勇在四个后备干部中年龄最小,但任现职的时间还不到半年,资历浅,群众基础差,提拔的可能性也不大。

王加根和罗新初旗鼓相当。

他们两人的学历和工作经历类似——都是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职后通过自修取得大专文凭。两人都是从外单位调入A银行系统。罗新初进银行后一直在花园办事处从事信贷工作。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领导和员工的认可,有一定的地缘优势。不过,与王加根相比,他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王加根是选调干部,在两个以上的银行基层单位工作过,有多个部门工作经历。王加根文章写得好,又懂法律,有律师资格证书,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比较高。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王加根只有三十岁,而罗新初已经三十四岁。此外,罗新初还有一个难言之隐。他老婆生第二个小孩时没有领准生证,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嫌疑。这是最要命的,一票否决啊!

综合各方面因素比较,这次最有希望提拔的应该是王加根。不过,事情也很难说,尤其是像干部选拔任用之类的人事调整,变数实在是太大了。正如社会上流传的职场晋升顺口溜: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关系很重要,能力算个屌!

几天前,叶卫国就向王加根通风报信,说罗新初正在四处活动,和他老婆邱凤霞一起到孝天城,上过赵国栋的门,而且还去过市分行副行长王道欣家。

王加根听到这些不以为然。他甚至在内心里嘲笑和蔑视罗新初的投机钻营行为:“跑去吧!看你能够跑出个什么名堂!市委市政府明文规定,选调孝北县工作人员应当优先得到提拔。市分行这次充实孝北县支行领导班子,主要是考虑到程金林快到点,想找一个能够接替他的人。程金林分管行政后勤、安全保卫和储蓄工作,与办公室的工作职责比较搭界。虽说我没有从事储蓄工作的经历,你同样没有!你不就是干过信贷么?骑驴看戏本——走着瞧,看最终会鹿死谁手!我才不低三下四地去求人呢!任其自然,不拍不捧,不塞不送。能提拔最好,不能提拔的话,还是当我的办公室主任。”

王加根一直抱着这样的态度,等待最终的盖子揭开。

这个时候,丁仲元为什么突然提到后备干部考核和民主测评?他是什么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