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东京日报》中跳出一篇路透,作者用细腻的语言去描写她自己离开家乡来到东京打拼的故事以及昨夜被一首音乐所打动决定回家乡看望母亲的故事。
故事普通却附带上了那首打动她的歌的歌词,哪怕是没有音乐声的歌词,也是会触动人的。
在这样世界大战的环境里,有多少人在他乡,为了活下去离开家乡到他乡打拼?
有时被打动只是那一瞬,突然就卸下了盔甲,痛痛快快的哭出声。
篇末,作者着重感谢了那个演出的男孩,并附上了一张男孩闭目弹奏吉他的照片。
对此,早上醒来肿着眼的上梨子彻十分欣慰,表示:不错,就这样宣传,又可以少花小钱钱啦!
很快,又有眼尖的读者发现这个男孩居然还出现在了政治专栏!
这一下,让被《在他乡》歌词打动的读者过了年,他们兴奋的翻开那篇津岛派慰问孤儿院的报导,果然看到了那个男孩!
还没等他们有所反应,又有报社爆出这个男孩就是昨日炒的沸沸扬扬的上梨子彻!
接着就是围绕上梨子彻各种言论,有质疑,有拥护,但怀疑是上梨子彻为出道而炒作的声音占了上风时,几首录着上梨子彻音乐的磁带涌入市场瞬间打破局面!
质量上佳,旋律、歌词无一不是上上品,一时间,银座内简直要将这些音乐循环播放。
又有小道消息流传,上梨子彻拥有特殊的能力,所以他的音乐里会有魔力。
这种略带中二的说辞反而让霓虹人更激动。
这下,上梨子彻彻底在东京火了!
“上梨子彻”这个名字简直就镶在报纸、电台上了,不断宣传。
上梨子彻:给你们看看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炒作功夫。
而此时的上梨子彻正接受乱步研究的鸡蛋敷眼法,乱步研究着书上的用鸡蛋敷眼睛来不让眼睛肿的方法,对上面讲述的“熟鸡蛋”产生深深的怀疑。
是煮鸡蛋、煎鸡蛋、烫鸡蛋还是蛋包饭?可恶!乱步大人就只会做第一个!根本不能一个一个试!
煮好了又犹豫起来,是要剥壳敷还是不剥壳?是用鸡蛋白还是鸡蛋黄?是要切片还是不切片?要不……都试试?鸡蛋应该够吧……
未来的名侦探在此遗憾败北!
在乱步乱来之前,彻被来接上梨子彻去试礼服的津岛文治救下,津岛文治显然被上梨子彻的肿得睁不开眼睛吓了一跳,立刻拿出了他身为成年人的稳重——找家居阿姨。
总而言之,彻的眼睛终于消肿了,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
看到这些报导的显然包括上梨子明义,他恼怒于儿子瞒着自己私下外出,脱离自己控制的感觉让他发狂!
其中又有浓浓的嫉妒混在愤怒中,但又苦于这样的表演应该是津岛一派的安排只能忍气吞声,况且上梨子彻还要在晚上表演,现在实在动不得。
因此,在和上梨子彻一起去津岛家的路上,上梨子明义简直要咬碎一口银牙才忍住立马教训亲子的想法。
而上梨子彻是一点不在乎上梨子明义的想法,反正只要上梨子明义要靠自己攀附津岛家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地供着他。
陪乱步折腾了一上午着实有些累了,上梨子彻靠着车门昏昏沉沉得睡去。
话说津岛老宅离东京这么远津岛文治是怎么做到内务府打卡日勤满勤的?难道他不住津岛老宅?
不管了,先睡会吧,待会到了地方还要打起精神来呢。
三个小时多的路程后,车终于到达青森县的津岛老宅,坐车时没有晕车,再次踩到地面上倒是有些头晕,他拽着津岛文治的衣摆强忍不适,这副表情倒是被津岛文治以为是有些怯场,贴心的让下人带上梨子彻去表演舞台处熟悉场地。
此时,已经有了些客人到访,当然,那些尊贵的大人物是来的越晚越衬身份了。
不过还是不够多呢,人越多,说明戏越精彩,向来如此。
天色渐晚,大半宾客都已经举着酒杯畅饮了,这场宴会主要是津岛派要员的会面,当然顺带针对一下某些不安分的家伙。
景田陶正已经不断看了几次手表了,在周围几乎全是津岛派的情况下,他简直如坐针毡。
在过去的半个月内,他就着青森县银行过度放贷的问题多次弹劾津岛议员,借此机会巴结上与津岛议员所在的贵族院所对立的众议院。
现在的他打着“清流”的旗号在青森县民众中广受好评,只要抓着津岛一派的小辫子不放,就轻轻松松的在众议院中如鱼得水。
为了达到挖津岛派黑料的效果,他甚至买通青森一些极道组织,让他们伪装民众游行怒斥津岛名下的银行压迫百姓的行为。
本以为这次邀约是津岛议员终于受不了自己抓他把柄的行为,被迫私底下合商,他还盘算着要撕津岛家多少肉下来才能堵住自己的嘴。
谁知道居然是一个几乎全是津岛派的宴会,这无疑是对景田陶正的打压和威胁!
不知过了多久,室内的灯暗了下来,先前表演舞蹈的人撤下,景田陶正知道这是要音乐表演了,感觉正了正身体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一阵打砸声传来,声音引得众人回头看去。
“金森行长人呢!敢做不敢冒头是吧!”为首的人一声怒喝,把门砸的框框作响,门不堪重负轰然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