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见状,有样学样也用石头来砸榛子。
“呸呸呸,这怎么是苦的?”
“我觉着还好,苦瓜可比这苦多了。”
“我也觉着味道不错,香的很。”
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口味各不同。榛子的味道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但在听到榛子能卖钱时,甭管喜欢还是不喜欢的,都开始摘榛子。
除了榛子,众人还采了不少的榛蘑。直到日头偏了西,村长媳妇才提醒众人下山:“离入冬还有一些时日,还能进几回山。今日先回去罢,免得待得晚了要吹寒风。”
众人虽是不舍,却也知道村长媳妇说得在理。
东北的山里昼夜温差大,还有大虫跟熊瞎子夜里会到外围觅食,便都跟着村长媳妇一起下山。
院里,虞乔北跟谢辰宁正拿着粗木棍捶打着松塔,待包裹严实的松塔被捶的裂开,再用手一掰,剥出里面的松子。
虞薇念在一旁收拾着榛蘑,眼睛时不时的瞟着啄松塔得老母鸡。
刚到辽安那会她捉回来十只小鸡崽。她原以为凭着前世的经验,养几只小鸡不在话下,哪成想十只小鸡最后只活了七只。
一只公鸡,六只母鸡。
中秋节那日虞薇念本打算将公鸡杀了加个餐,却被李氏阻止了。说是留着过年的时候做供牲,用来祭祖。
她便再也没有打过大公鸡的主意。
可今日摘了榛蘑,满脑子便都是那道东北名菜——小鸡炖蘑菇。
她,馋的厉害。
奈何公鸡要留着祭祖,母鸡刚刚开窝下蛋,她实在是舍不得杀。憋得她随手捡起个小石子朝着一旁的鸡群砸了过去。
眼不见心不烦。
而啄松塔啄的正欢的小鸡们,被突如其来的小石子惊得扑棱着翅膀,尖叫着四散开来。
“阿姐,怎么了。”
“没,扔错了。我本想扔个蘑菇过去喂鸡,结果抓成了石头子儿。”
虞乔北信以为真,虞薇念脸不红心不跳的继续埋头清理蘑菇。
吃不成小鸡炖蘑菇,虞薇念做了满满一大盆的榛蘑炒白菜片儿,倒也脆嫩可口。
桌上的油灯忽明忽暗,李氏将碗里的白面馍一掰两半,分给了虞薇念姐弟:“我饭量小,吃不了这么多。倒是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娘,我们够吃!”
“娘可不是因着心疼你们,实在是夜里吃得多了不好克化。听话,跟小白把馍馍吃了。”
虞薇念哪里不懂李氏的用意?
虽说她手里还有些银钱足够他们过冬,但平日里还是能省则省,吃得都是杂粮饭和掺着高粱面得黑馍馍。
这精细白面还是张天成昨儿个拿来的。说是这么些日子以来承蒙虞薇念跟谢惟安照顾,他便用卖山货攒下来的钱割了几斤肉又买了些白面送过来,让虞薇念帮着做顿好的犒劳犒劳大家。
肉昨晚已经吃了,白面馍馍倒是剩了几个。今日进山的时候,怕带白面馍馍打眼,早上的时候特地蒸了一锅杂粮面的馍馍。这白面馍馍便留到了晚上。
刚好三个白面馍馍,一人一个。李氏将馍馍分给了虞薇念姐弟,自己则喝了碗稀粥就说饱了。
这份心思,虞薇念如何不懂?
“今儿个听村长媳妇的意思,再过不到一个月就要入冬。赶明儿你得了空,将我那镯子拿到城里去当了,买些布跟棉花回来。我也好趁在落雪前给你跟乔北做身新袄子。”
“娘,当初卖您那耳环的银子还剩着一些呢,再加上卖山货的,足够咱们买过冬的粮食和做袄子的了。这几日我再进山去采些榛蘑,到时候一并拿到城里去卖了,顺便扯些布跟棉花回来。”
见虞薇念不像是在诓她,李氏点了点头:“成,就按你说得。若是短了缺了,便与我说。”
“放心吧,娘。真要到了那地步,不用您开口,我自个儿就得求到您跟前去。”
“哼,我看你现在这性子,可不是个会求人的主儿。”
虞薇念会心一笑,嘴上嗔到:“娘这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呢!”
“你呀,别贫了!赶紧吃完收拾收拾早点睡,明儿个还得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