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课正常进行,没人再翘课。
当然,正常情况下研究生是不翘课的,毕竟考研究生的人,通常都是自己想读书的。
而且年龄也更大了,人也更加成熟,不至于再翘课。
还有个原因,江离一直认为是最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研究生人数,真,的,很,少!
他们经常小课只有几个人,大课十几个人,最多的就是丁老师这节,也才二十几个人。
谁敢啊,哭……
下课后,她们没有直接坐车回新校区。
通常老校区有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选择在老校区逛逛,毕竟年生久远,基础设施完善,各方面都更方便。
她们先是到聚贤商业区逛逛,就在学校里,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整个老校区烟火气十足。
入秋了,人手一杯奶茶是标配,四个小女生逛得尽兴。
女孩子嘛,逛街并不是一定要买东西的,尤其是有了逐渐流行起来的某宝之后。
所以,她们逛完商业区之后,又轻轻松松的逛起了校园。
先从学校偏门穿出去,逛一逛北大门的商业街,然后绕一圈从北大门进学校。
省师大的校园,南大门进来是很多教学楼和家属楼,北大门进来是操场和花园。
此时,她们很自然的就逛进了操场,校园里的操场,除了盛夏的午后,永远都是青春洋溢。
江离的电话响了,她示意室友们先逛,反正她们逛操场嘛,是个闭环,不存在追不上。
“喂,苏溪。”
“江离,这个星期六有个体育小组野炊活动,你来参加吗?”
“在哪里啊?”
“花溪公园。”
“哦,那有点远哦,几点?”
“十点开始,李老师他们设计了游园活动,应该挺好玩的。”
“还是像以前那样一人带一点食物作为午餐?”
“是的,你来吗?”
“星期六啊……嗯……可以的。”
“好,那到时咱们再聊。”
“嗯,到时候见。”
体育小组,最初是成都大学生组织的周末营活动,网上公布,报名参加那种。
因为最初的周末营很多是打球运动类活动,所以,后来统称为体育小组。
当然,发展到后面,也不是只有大学生,还有研究生和社会人员,算是最初的网上同城交流活动。
江离是大一上学期快结束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加入的。
在里面认识了很多朋友,苏溪就是其中之一,至于其他人,懒得起名字了。
后来,罗沁也跟着她去玩儿过几次。
江离打完电话,三个室友刚好快逛完第一圈了,她站在原地等了会儿,无缝衔接进入第二圈,并且加入群聊。
“你们聊了些什么?”
“没聊什么,就是感叹老校区真热闹。”
“是啊,像我这种没那么喜欢热闹的人,偶尔来逛逛挺好,每天那么吵,我还是受不了的。”
“所以吴双你喜欢呆在寝室啊,新校区你都喜欢呆在寝室呢。”
“你们不懂,太热闹,如果还是陌生环境的话,我心里会很慌。”
“你这种状态我还真的挺难理解的,不过我之前好像在哪里看到过你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吴双有点不确定,重复了两遍,然后点头肯定。
“那你社交那么厉害,有没有什么词?”
“嗯……”江离还真的认真思考了起来:“确实应该想一个词对应是吧,这个不急,慢慢想。”
“你倒是洒脱。”
“不然呢?”
江离好笑,怎么就跟洒脱扯上关系了,不过她还是顺带着调侃。
“毕竟什么困难都能打倒我,哈哈哈哈。”
几个人嘻嘻哈哈的逛了几圈,走出操场,向着食堂的方向走去。
她们要赶第一波吃饭,然后坐校车回去,如果晚一会儿,耍完的同学就都要去赶校车了,那时候很挤。
“林兰、柳青青。”
身后传来了同学的声音,她们停下脚步,转身,见到学院同学王曼娟和李茹茵向她们走来。
“咦,你们怎么在这儿?”
“我们一直在操场看他们打球。”
“他们?”
“张高磊、李双军,在和秦师兄他们打球。”
“秦师兄?”
“嗯啊,怎么那么惊讶。”
“没什么,就感觉同样是研三,为什么他和陆师兄就那么悠闲,其他师兄师姐都出去了呢。”
“毕竟咱们学院只有这两位师兄要读博,其他师兄师姐都要找工作,所以,还是需要积攒社会实践经验的。”
“考博不是更难?”
“所以……额……更需要劳逸结合……吧?”
“听张高磊说,秦师兄好像也是刚回来,和张师兄、刘师姐一起回来的。”
“秦师兄也实习?”
“不是吧,我记得秦师兄为了能够成功申请省大博士,现在专注于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他还找陆师兄帮忙呢。”
“那张师兄和刘师姐呢?”
“他们回学校了啊,好像还要整理资料。”
大家议论纷纷,只得出了一个结果:研三好忙!
江离摇了摇头:“搞不懂他们忙不忙,只希望我们研三的时候简单点吧。”
“是啊,就连看上去最清闲的陆师兄,昨天晚上还在实验室处理数据呢。”
“你怎么知道?”
“当时我也在啊,然后他接了个电话,走了,我还以为多重要的数据呢,结果,说关就关。”
江离:……
还真是被秦师兄忽悠了?
这个点,吃饭的同学还不多,位置随便她们选,她们边吃边聊,反正也不急。
结果,饭刚吃到一半,旁边就有人坐下。
张高磊和李双军跟她们打招呼,然后陆师兄和秦师兄也走了过来。
王曼娟有点疑惑:“你们不是在打球吗?怎么就来吃饭了?”
“哦,一会儿陆师兄和秦师兄还要回实验室处理数据,所以就不打了,吃完就回去。”
“就是陆师兄昨晚上处理的那个?说关就关的那个?”
李茹茵问得毫不迂回,陆师兄尴尬了那么一小瞬间。
“那个数据不是非要昨晚出,但也还是尽早做出来的好。”
在场为数不多,知道昨晚陆师兄被秦师兄忽悠出去的江离,无声笑了会儿,决定出声转移话题。
“我疑惑的是,那么大个食堂,你们到底是怎样精准找到我们的?”
“倒也不用怎么精准的找,整个食堂剩的位置也不多了,刚好你们六个人坐了个长条桌,正常不认识的人也不会过来跟你们挤咯。”
听李双军一说,她们环顾四周,才发现这个点食堂已经很多人了,看来,同学们还是都想错峰吃饭的。
“也是哈,正好还剩四个位置,在这个长条桌上,属于弱势群体,正常人都不会过来挤,除非真的一点位置都不剩了。”
江离顿了顿,又说:“现在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哈哈哈哈哈哈。”
秦师兄笑得那叫一个放肆:“江离,你每次遣词造句,都让我大开眼界,哈哈哈。”
“新颖、别致,却又莫名其妙的契合。”
“说实在的,两位师兄,我并不想听到二位唱双簧似的点,评。”
她故意把点评两个字咬得极重。
“诶,不对不对,我们是在夸奖你,对不对?”
秦师兄装模作样的转头向陆师兄求证,而陆师兄则一本正经的给予肯定。
江离内心翻了个白眼,二位师兄怕不是被毕业折磨疯了吧。
在回新校区的车上,也许大家都忙了一天,累了,现在倒是都很安静。
江离看着窗外的景色,从灯火辉煌到回归自然,心中莫名惆怅。
她想起了之前,跟前男友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眼眶有点湿润。
情绪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莫名的来,又莫名的去。
说实在的,江离失恋也才二十四小时,按说情绪应该还很低落。
但她其实也就是在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才会伤怀。
也许是性格使然吧,偶尔伤春悲秋一下就行了,总不能郁郁而终吧。
人呐,总归还是要向前看的。
回到学校时间还早,于是一行十人决定都先去实验室。
所谓的实验室,其实就是学院为他们安排的机房,一共四排,六十台电脑。
不过学院还是高估了自己,就这六十台电脑,学院人手一台,都还是没坐满。
学院不希望同学今天用这台,明天用那台,所以,他们都按照顺序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