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赵敏看到周芷若以周子旺之女的身份出现时候,就知道,她重回汝阳王府,已成定局。一则武当山师徒对她的蒙古人身份深恶痛绝,她无论如何低声下气,都不能得到谅解;二则,张无忌盯着周芷若的样子令赵敏感到了危机,若非她离开锦衣玉食的汝阳王府,周芷若哪怕穿着那身名贵的衣服,也只配做她的洗脚婢而已,哪里敢嚣张成这样子了;三则,玄冥二老已死,元兵屯兵山下,若她不乖乖回去,只怕造成的杀孽更大,张无忌将来还不定怎么埋怨自己。
正是出于这种原因,赵敏对被驱逐下山之事,虽然心中难过,却并未心灰意冷。前世里,她和张无忌从万无可能到终成鸳鸯,此番她重新来过,就算周芷若一同重生,又有何惧?她赵敏从前世到今生,除了张无忌,有真正怕过谁?
至于俞岱岩,赵敏和张无忌同床共枕那么多年,怎会猜不透张无忌因父母之事对俞岱岩的愧疚之心?只恨此时金刚门中人不在帐下,赵敏又年纪尚小,不能事事做主。
然而她早已打定主意,一旦能寻到黑玉断续膏,就要选在最合适的时刻,最合适的地点,亲手奉于张无忌。这可是前世里她和张无忌的定情信物啊!“锦盒夹层,灵膏久藏。珠花中空,内有药方。”何等旖旎?何等曼妙?赵敏想起她前世里写给张无忌的那封信,小儿女情态不觉显了出来,侍女在旁见了,只当她受了惊吓,发烧了,正要嘘寒问暖之际,早被她又羞又恼的骂走。
武当山下,在赵敏的想方设法、威逼利诱之下,元兵终于徐徐而退。而武当山上,各大弟子齐齐出动,正要为救治俞岱岩旧疾奔走。
周芷若和常遇春告辞时,张三丰牵着张无忌的手,亲自送到道观门口,语重心长的对周芷若说道:“那本九阳真经,老道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老道我平生所见何止万人,如你之资质者,凤毛麟角,如你之福缘者,更是独一无二。如此良质美才,不当埋没于乱世之中。你……”
周芷若早知他的意思,接口说道:“张真人放心,我学武功,是为了驱除鞑虏,行侠仗义,绝非为了为非作歹。”
张三丰见她如此伶俐,心中稍稍宽慰,暗想:我那徒孙无忌,资质甚佳,无奈生性平和随性,反不及这小姑娘言辞爽利,善解人意,故而莲舟每每训斥于他,固然急躁了些,却也是为他好。唉,若是翠山还在……
周芷若和常遇春走在武当山道上,渐渐的人影越来越小。一阵风吹来,山中的雾气渐渐弥漫。张三丰慈爱的摸着张无忌的脑袋,对着他说:“无忌,起雾了。回吧。”
张无忌突然间问道:“太师父,那个小姑娘,以后还会来看我吗?”
张三丰心中一动,问道:“怎么,你喜欢她?你觉得那个蒙古小郡主和她相比,哪个更好?”
张无忌扭捏说道:“昨天吃鱼时候,她为我挑去鱼刺,待我甚好。”
张三丰哑然失笑,心想:她哪里是待你甚好?只不过是看在我疼你的份上,勉强迎合罢了。你没看到她满脸的不耐吗?转念又一想:是了,无忌无父无母,观中弟子待他虽好,始终不如小姑娘周到。原先那个赵敏来的时候,我还有意做主撮合,为的就是她真心待无忌好,想不到却是蒙古郡主,更是居心叵测,此事只得再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