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书心头先是一宽,继而又忧心忡忡,只是此情此景,由不得他拒绝,只得低头闷声道:“一切便请太师父做主。青书不敢有怨言。”
张三丰哈哈一笑,道:“青书你还跪着做什么?又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不过少年钟情,未有出格之举,哪里就败坏了我武当的门规呢?快快起来!”
宋青书如同做梦一般,站起身来,低头走到父亲宋远桥的身后。
张三丰又问张无忌:“无忌呢?你意下如何?”
殷梨亭开口之时,张无忌原本是想极力否认他对周芷若有意的。然而待到张三丰开口问他的时候,他却实在不愿意拒绝,于是脸颊泛红,喃喃半响,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张三丰知道他和赵敏的旧事,料想他左右为难,也是少年应有之情,于是也不相逼,哈哈一笑道:“你先前曾言,婚姻大事便由师门做主。如今老道便为你做主这一回了!”
张无忌这才顺水推舟道:“无忌遵命便是。”
刹那间,张无忌心头亦是一片迷茫。想到周芷若那张清丽绝俗的容颜,心中有些欢喜,继而想到赵敏对自己一片痴情,百依百顺,终将一刀两断,不觉又有些伤感,再想起周芷若曾经和王保保有暧昧,又许嫁韩林儿,不知道她心中,究竟属意哪个男子,不免又有些焦虑疑惑。
且不说武当派这边自恃后辈英才林立,自说自话着要和周芷若结亲,却说周芷若苦思一夜,待到第二日,心中便有了决断。
待到她寻到韦一笑和五散人,将心中想法一说,彭莹玉先惊呆了:“冥婚?芷若,这可不像平日里你的喜好。”
周颠更是摇头晃脑表示不解:“先前不过权宜之计而已,也未见教主你对那个小子有几许情意,何必……何必将一辈子都搭进去呢?”
原来此时,冥婚已经颇为盛行。此风俗作为封建残余,是周芷若一直以来极力反对的事情。而未过门之时,夫婿死掉,纵使背上“望门寡”的名头,然江湖中人,不拘小节,周芷若大可风光大嫁,无人会跳出来质疑。一旦冥婚则不然。虽未洞房花烛,但只要抱着牌位拜过了天地,这名分就算定了下来,此后若是再嫁,便如寡妇改嫁一般,受人诟病了。
周芷若却平静的很。非到万不得已,她也不会出此下策。横竖她也不想有丈夫,所以冥婚与否,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害。而冥婚之后,作为强势的明教教主,哪怕没有子嗣,她也有办法接收韩林儿残部,效仿南北朝时高凉太守冯宝之妻洗夫人事,剑指天下,荡清元朝势力。为了收编韩林儿这支残部,让朱元璋无话可说,哪怕是向封建残余冥婚习俗作出妥协,也是值得的。至于荡清元朝之后,何人做皇帝,又与她有何相干?事了拂衣去,深藏名与姓亦未尝不可。
“冥婚好,冥婚妙,姐姐你不必再嫁人了,我也不嫁人,我们就一辈子彼此作伴,如是可好?”所有人都形容惨淡,一派唏嘘,唯有殷离听了这个消息后,反而高兴起来,用力摇晃着周芷若的手,眼睛亮闪闪地问道。
此事既然有了决断,就赶早不赶晚。铁冠道人掐指一算,当日便是良辰吉日,宜嫁娶,宜出殡。明教岳阳分舵亦教众人多,不过一个时辰,便一切筹办就绪。
于是朱元璋睁大了眼睛,呆呆地看着周芷若这位武功、姿容皆上上之选的绝代佳人抱着韩林儿的牌位,举行了冥婚大典,从此名正言顺地成了他的主母:于教,周芷若是一教之主,于军,周芷若有权收编韩林儿旧部。他心情究竟如何,也只有他自己才能明白了。
不过,朱元璋只想了一刻,便又微笑起来:自古女人是不能做皇帝的,难不成周芷若想效仿武则天吗?朝堂事可不比江湖事,不是谁武功高就有道理的。只要她不嫁人,皇帝之位谁来坐,还难说得很呢。
“杨不悔是杨逍之女,又是峨眉派弟子。无论如何,你都要妥善安置她。”周芷若如是对朱元璋交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