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衔霜笑:“您说是就是吧,反正我也只是个普通人。但是宋开,你不一样。”
宋开抬眼看他:“我也是个普通人。”
李衔霜道:“好吧,那我就说,宋应星不是个普通人。”
李衔霜似乎对这个人推崇备至的样子,宋开忍不住问:“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啊?”
“科考不第后,他终于放弃功名之路,走上一条属于宋应星的道路。他花费数年,四处走访,收集记录,终于留下一部书,名为《天工开物》……”
此书没有诗词歌赋,没有经世济民。
但它有农业,有工业,有物理,有化学。
农人养蚕,可去里面找方法,匠人冶矿,也能从中寻良方。
此书贵五谷而贱金玉,是一部写给百姓的书。
“孔孟给君王通天之路,但是宋应星这样的人,才给了无数普通人一条出路。”
李衔霜一言毕,宋开听得入神,而那车夫胸中似有郁郁之气,摔鞭赶牛快走。
宋开半晌没有说话,终于,似乎憧然:“好想看看这部书,我竟然没有听说过。”
“此书已然失落。”
在这个历史维度上,瑜朝是一定见不到的,这条历史线上甚至没有诞生过宋应星。
可即使是宋应星真实所处的朝代,他和他的书也并没有得到重视,反而被西方人学了去,是为憾事。
宋开很痛心的样子,李衔霜道:“可我见过,也读过。”
宋开忽然转头,确认道:“……你画给我的那些图纸?”
“是的。”李衔霜点头,“是那位天才的手笔。”
宋开似乎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了,他攥紧拳头,可是又不知道往哪里用力,只能又松开。
半晌,他说道:“如果我能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就好了。”
“好,你要做一个那样的人。”李衔霜温和地看着他,嘴角噙着笑,“这样也许多年以后,也会有无数个少年人,立志说‘如果我能做一个像宋开那样的人就好了’。”
宋开脸微微发红,却罕见地没有反驳。
牛车缓慢地停在村子门口,李衔霜他们道谢下车,临走时,车夫忽然说道:“小伙子。”
李衔霜转头。那老头用牛鞭尾搔了搔头,似是不知道要怎么开口,半晌叹了口气道:“你说你考不中,但我想着,要是你这样的人当大官儿,我们也挺高兴的。”
李衔霜愣了一下,然而那车夫说完这句话,就叹一声,赶着牛车走了。
往家里走的路上,李衔霜脑中都回响着老车夫离开时的那声叹息,和牛车吱吱呀呀的声音。
宋开:“李衔霜,你真的不去试试科考吗?咱家这段时间赚的钱,足够供你读书了。”
被宋开的声音打断了思考,李衔霜笑笑,道:“不去考啦。”
他还真没那么自大,觉得靠自己现代人半吊子的水平,能打败大多数寒窗苦读数十年的学子。
受现代教育的影响,他一直没把四书五经的重要性太放在心上,注定是融不进去的。
融不进去不硬融,李衔霜压根没想过科考这条路。
“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也不一定非要读书。”
宋开转头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