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药,比你的好。”,谢书道。
于是新月伸出了右手,谢书则一只手托着她的手腕,一只手帮她上药。
谢书上药的手法很轻,很小心,可疼痛还是让她本能地往后缩手。谢书却是紧紧地握着她的手,让她动弹不得。
她感受到他的手掌粗粝的茧子,还很滚烫。
“痛吗?”,谢书抬头看着新月。
新月嗯了一声。随后又问,“你后背的伤,好了吗。”
谢书笑了笑,“死不了。”
“哎呀,很痛。”,她的左手损伤特别严重,只要碰到异物,就会剧痛无比。
“那我再轻一些,”,谢书往她的手掌吹了吹。
因为疼痛,新月又流了几滴眼泪出来,谢书却以为,她还在为三姨娘之事,而感到难过,他停住了擦药的动作,望着新月,说了句,“新月,已经没事了。”
新月也望向了他,四目相对的一瞬间,可能是由于两人的距离太近了,霎那间两人都红了耳根。
——
洞灵居内,新月一本正经地坐在地面,说是在诵经祈福,倒不如说是在打瞌睡,自从那次谢书和她说,不必跪那些神像后,她倒是真的开始放飞自我了。只要是没人进屋,她要么坐着,要么蹲着,再也不跪了
“你倒是坐的挺惬意的。”,谢书的声音从门处传来。
新月起身给谢书了行了一个礼。
谢书从袖口拿出一张字条,递给新月,“你认得出这些是什么字吗?”
新月从谢书手里接过纸条,“此事已.......什么,速速......什么。”,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谢书,“其他的字,我不认识......”
“此事已败露,速速撤离。”谢书把字条里的字,一字一字地念了出来。
新月虽读的书不多,但也知道这里面的传递的是何种意思,“这纸条,你从哪里得来的?”
谢书道,“自从发现了白英轩和曾泰,在暗中有所接触的后,我便安排了人手,跟踪着两人,白英轩就不说了,他算是被半囚禁,不敢轻举妄动,这些时日基本没什么动静,可曾泰这人奇怪的很,那日之后,他的生活轨迹就只剩下铺子和回家,这两点一线,他这个人之前可是个酒鬼,那处酒楼没他的身影。”
“那和这个字条有什么关系呢?”,新月问。
“因为这个字条是在李记点心坊附近,一个土地庙里面找到的。”,谢书回。
原来青鸟已经暗中跟踪观察曾泰,有一段时日了,并没有什么线索,然而就在昨天,他继续蹲点在李记点心坊附近时,看到一个一身黑衣,头戴面纱的男子把一张纸条塞进了,土地庙香炉地下。
青鸟立刻跟了上去,可那天是赶集日,华荣街挤满了来来往往的人,没多久就跟丢了。于是他又返回了那土地庙附近,想看看会是何人来取走纸条,可青鸟从白天等到凌晨子时,也未见有人出现,他怕字条被毁,便带回来了给谢书。
“这封纸条,很有可能在传递何种信息,加之放纸条的位置在点心坊附近,我怀疑和曾泰有关,竟然你有机会接触到曾泰,我要你想办法,帮我找到那个写信的人,到底是不是李记点心坊的人。”,谢书就像对新月下命令一般。
“那万一是白老爷那边的人呢?”,新月问。
“白英轩那边我自然有办法确认。”,新月回。
“你怎么就那么信任我,你不怕我把你这些事,说出去吗?”,新月像吃了熊心豹子胆般提问。
“新月,你知道上一个背叛我的人,在哪里吗?”谢书笑了笑,“你去过汴京吗?那个人,不对,确切地说应该是两个人,在!太!湖!里。”
新月只觉得一阵头晕耳鸣......
谢书离开洞灵居不久,新月也出去了,她吃完了早膳就赶去了铺子那边帮忙,她从心底里是很感激谢书和二姨娘给了她这个学习的机会,以前她在京西为了讨口饭吃,帮人干的活都是苦力,比如去山上背柴之类的,她也曾经去一些铺子里头找过零工,但掌柜的都以她是女子为理由,拒绝了她。
刚赶到铺子就看到萧京云在门外等着她,“怎么又来了啊,还真不客气,”,新月在心里嘀咕。
于是两人来到了小巷子。
“嫂嫂,我有重大发现啊。”,萧京云道。
“那你说说?”,新月知道,萧京云来找她,肯定不简单。
“我这段时日,一直在关注曾泰的动作,可昨日你猜我看到了什么?,我在李记点心坊附近,看到一名黑衣男子,往那土地庙香炉下,塞了一张纸条后,就急匆匆地走了,我后面打开看,里面写的竟然是,'此事已败露,速速撤离',”,萧京云顿了顿,又继续说,“我后面才想起,我当时来华荣街时的路上,曾经有看到青鸟......”
“你是怀疑,这纸条是青鸟放的?”,新月问。
“没错,嫂嫂,我此番过来是想麻烦你,帮我拿到青鸟的笔迹,要是对得上的话,这件事和谢书就脱不了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