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言楠当然没有作弊了,但是……
想起陈沈在布告牌下不甘的眼神和攥紧的拳头,楚言楠深觉自己应该纳言敏行,不让尚在陈家的妈妈难做。
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返回原校区,继续自己透明人背景板的生活,而达成这个目的只需要有人举报他作弊,刚好他在考场上有传递物品的行为,判定作弊其实很简单。
但问题是楚言楠怎么也没有想到,考试时坐在他后桌的非主流小黄毛就是顾清啊。
当时顾清一头黄毛带着个大口罩,在本部怎么看怎么混的一个形象,谁能想到他是个好学生,只是混了个血而已。
楚言楠当然可以承认作弊返回原校区,但是顾清呢?
顾清不应该因为他的问题而被动承担结果。
“阿楠。”
楚言楠突然听见有人在喊他,抬眸望去,是陈沈。
“沈哥。”楚言楠露出一个笑。
“你……”陈沈抿了抿唇:“你怎么样?”
楚言楠垂眸:“还行,老师愿意给我一次机会。”
“不是我举报的。”陈沈偏过头。
“我知道。”楚言楠笑。
当然不是你举报的,我亲自举报的,还能不知道是谁吗?
“我就说嘛!”乔一不知从哪跑出来,一只手勾住陈沈的脖子,一只手搭在楚言楠的肩膀上,三人勾肩搭背:“阿楠肯定相信你的!”
陈沈木着脸伸手把乔一推开:“滚。”
继而又问楚言楠:“今晚回家吗?”
回家?
这个词对于楚言楠来说已经很陌生了。
楚言楠笑着拒绝:“我住校。”
“这样啊……”陈沈点头:“那我……走了。”
楚言楠:“再见。”
城南外国语的住校的学生其实不多,跟他们走高考路线的学生一样少——他们一般走留学路线,毕竟大部分是国际部的学生,除了华漂、混血儿和外籍学生,就是接受国际化教学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
而住校的学生通常只有这么几个情况:想要脱离家庭,想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家离得远不想坐车,和楚言楠。
而楚言楠的两个室友,顾清的情况暂且不知,但Vocal一看就是想要脱离家庭有自己私人空间的大少爷。
因为当天交完手机后,Vocal不知道从哪拿出来一个IPhone的备用机,开机就接到了来自父母亲的电话,然后一脸烦躁的到阳台接电话去了,寝室里只剩下顾清。
楚言楠在差点走进403寝室后,及时转弯走向404寝,一进门看见寝室里唯一的活物,便友好的打了声招呼,问:“顾清,你喉咙好点了吗?”
彼时顾清正在喝水,听到楚言楠的问题,点了点头:“好点了。”
“你好像很容易过敏啊。”楚言楠笑说:“不然为什么随身带过敏药?”
“春夏比较容易过敏,入秋以后就很少了……开学这段时间是特殊情况。”顾清说。
“哦。”楚言楠点了点头,看着他亚麻色的头发和灰色的眼,又说:“之前忘了问,你是哪国混血呀?”
“中英混血。”顾清说:“我妈妈是中国人,父亲是英国人,我跟我妈姓。”
“那你英语应该特别好吧?”楚言楠笑问。
“没有。”顾清解释道:“我从小在中国长大。”
楚言楠:“哦~”
“Ficken!”Vocal打完电话从阳台回到寝室,听语气应该是在骂脏。
“怎么了?”楚言楠问。
“我爸让我这个星期回家一趟。”Vocal木着脸道:“我才不要。”
“呃,这样啊……”楚言楠知道不应该继续这个话题了,于是转移话题问:“对了Vocal,你有中文名吗?”
“有啊。”
“叫什么啊?”
Vocal看着他:“卧靠。”
“……”楚言楠见他看着自己,爬起来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白墙,转头再看向他:“哈?”
Vocal恶劣地笑:“我中文名就叫卧靠!黎卧靠!”
楚言楠:“……”
没想到风水轮流转,有一天自己也能尝道那种被戏耍以后的不爽感,楚言楠木着脸说:“卧靠。”
楚言楠是喜欢耍人,但是不喜欢被人耍呀。
这天是聊不下去了,楚言楠带上蓝牙耳机听歌。
—
次日,教室里已经都换上了统一的校服——灰白配色的夏季校服。
吴诗涵看着顾清,对楚言楠说:“顾清真的很适合这套校服啊。”
楚言楠深以为然地点头:“大概是因为头发和眼睛的颜色都很浅吧——尤其是眼睛,灰色的。”
顾清被盯得有些不自在,说:“快上课了。”
他的话音刚落,康侨就从教室前门走进来,手里是一摞试卷。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康侨。”康侨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在新的学年里,我们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第一节课我们先来一场摸底考,第一节课做试卷,第二节课就对答案,第一排上来领试卷……”
试卷发下来,楚言楠还吐槽了一句:“我操,这试卷还是彩印的?”
摸底考试的题目都是基础题,很无聊,楚言楠半节课就写完了,写完之后也不检查,开始拿餐巾纸折纸兔子,很装。
康侨一直观察着班里的学生,发现楚言楠停笔之后就第一时间过去看,确定他写完了,前三道题是对的,赞扬地说了声:“不错。”
第二个停笔的是乔一,由此可见他数学底子应该也不错。
第三个停笔的是吴诗涵,年级第一可不是盖的……
楚言楠眨了眨眼,把纸兔子扫到一边,趴在桌子上。
下课后康侨一边擦老花镜,一边说:“要去厕所的去厕所,没做完的继续做。”
整个班不管有没有做好都跳起来自由活动了,只有少数几个人坐在位置上。
毕竟是数学,会就是会,不会就只能写个解,要么是玩具,要么成为玩具。
楚言楠枕着手臂,看着一旁奋笔疾书的顾清,提醒了一句:“Sinα等于根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