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个月的紧张筹备,终于到了大婚这一天。许多百姓都聚在街头,想要看一看倍受盛宠的昭清郡主的婚事会有多么盛大。
“来了来了,迎亲的队伍来了”沈府门口老早就等在这里的人们,终于看到了景泽沉前来迎亲的队伍,人群熙熙攘攘,都想要挤上前瞧一瞧。
“哎呀,后面的人别推,离得还远着呢”“你踩到我脚了!”“瞧瞧那花轿,多么华丽!那用的是上好的蜀锦吧”“那是紫檀木还是金丝楠木?”“看那顶上的金雕,那四面的珠帘,足够我们一辈子吃穿不愁了”几声牢骚淹没在对人们花轿奢侈华贵的惊叹中。
沈府沈菀的闺房内也是刚刚忙活完,沈菀一大早上天还没亮就被拉起来梳妆,一层层繁华复杂的嫁衣在几个婢女的合力下在沈菀的身上穿戴整齐。
“真美啊!小姐,这红色就是衬你”喜鹊一边帮沈菀整理衣服,一边惊叹。
“你啊”沈菀无奈地笑了笑,伸手轻轻地抚摸着身上的嫁衣。这嫁衣是皇后找京城最好的几个绣娘给她绣织的,用的都是上好的面料和丝线,珍珠都是进贡来的上好品种。
“哎呀,瞧瞧咱乖乖美的一塌糊涂,真是便宜景家那小子了”沈老夫人走了进来,沈母和沈荨跟在后面。
看着看着,老夫人心里涌起忧伤,“这感觉昨天她还在我怀里撒娇要糖吃,今天怎么就要出嫁了,”老夫人到底还是没忍住湿了眼角,看着整装待嫁的沈菀,声音哽咽地对身边的梅嬷嬷说。
“祖母,菀儿又不是不能回来了”沈菀急忙站起来走到老夫人身边,拉住她的手安慰道。
老夫人紧紧地抓住她的手,“祖母舍不得乖乖,乖乖从来没离开过我,这嫁了人,那还能一直待在我身边”沈菀用手帕拭去她的泪,轻声哄着她。
“母亲,迎亲的队伍等会儿就到了,让菀儿继续梳妆吧”沈母的神情依旧淡淡的。不似老夫人那般伤心,也没有沈荨的淡淡忧伤。
这些年,随着沈菀的年岁渐长,她们母女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若不是今日出嫁,沈菀恐怕这辈子都不会知道母亲亲自梳头绾发是一种什么感受。沈菀透过铜镜看着为她绾发戴冠的沈母,奈何铜镜微黄,她瞧不清,看不见沈母眼角的微红;奈何女戒晦涩,读不懂,看不透沈母心中的悲痛。
沈母为她带好凤冠,沉默地站在她身后细细的将她瞧了一遍又一遍,想要将她这副模样深深印在心里。“嫁了人也别……”
“郡主,迎亲的队伍来了!”景泽沉已经到了府门口,派人进来通知。沈母没能说完的话,再也没机会说了。
沈菀拿过一边的团扇,起身向沈母行礼。“女儿谨遵母亲教诲”在众人的簇拥下,沈菀走出房门,向前厅走去。
景泽沉看着一抹红色缓缓出现在他面前,越来越近,突然有些恍惚。直到沈菀走到他面前,他才堪堪回神。“头冠是不是很重?”他微微侧身,小声地对沈菀说。
“很重,像顶了一块大石头”沈菀小声回应他。
景泽沉听了她的回答轻轻的笑了一声,“辛苦夫人了”
沈菀侧目看向他,平日里净穿些淡雅衣裳的人,今日穿上这艳丽的火红嫁衣,更添了一丝妖冶,多了一分张扬,仿佛现在站在她面前的才是真正的他。少年将军本就应该意气风发,傲气张扬。
“新人,拜!一拜养育恩!二拜别父母!再拜顺前路。礼成!”
沈菀欲转身离去之时,沈父开口了:“菀儿,这里永远是家,只要我们在一天,就没有人可以欺负你”沈父的话是承诺,是给沈菀的底气,也是给景泽沉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