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主角光环失效了[快穿] > 第16章 年代文(16)

第16章 年代文(1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个念头在贺明隽脑海中闪过,下一秒就被他自己否定了。

“零一”“零二”与“大丫”“二丫”是一个水平。

贺明隽应下了庞冬妮的请求,说他会在大丫去上学前想好名字的。

喝了杯水,贺明隽已经有了想法。

他拿出纸笔,写下“贺灵玉”和“贺灵双”。

就连庞冬妮肚子里的那个,贺明隽都取好了名字,叫“贺灵珊”。

贺明隽又拿出两个田字格本,按照分解笔顺写好两个新名字,准备让她们俩自己看着学。

他是没有耐心手把手教人写字的。

等看到廖春花进了厨房,贺明隽才把本子和笔拿给贺大丫贺二丫,告诉她们新名字怎么读。

发现田慧也在场,贺明隽又将“田慧”两个字按笔顺写了一遍,让她也和她们一起学。

庞冬妮看到后,就说:“先不要在本子写,用手比划,拿棍棍在地上划拉。纸笔都不便宜,你们能省就省一点。”

三个人都乖乖放下了笔,开始用手在纸面上比划。

贺大丫……哦,应该称呼她为贺灵玉,她知道自己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也有紧迫感,因此学得很认真。

而年龄更小一些的贺灵双就缺点耐性了。

她都快急哭了:“小叔,我能不能还叫二丫啊?”

这两个字多好写啊,她早就学会了。

贺明隽:“不行。”

虽然名字只是个代号,但一般情况下,名字是要跟随本人一生的,贺明隽觉得还是稍微有点独特性些比较好。

更何况,这个名字是他思考半分钟的智力劳动成果,怎么能轻易放弃?

贺明隽根本没觉得这几个字有多难写。

听到他的回答,贺灵双皱着脸唉声叹气,过了一会儿她又问:“那小叔,我会写了有糖水喝吗?”

贺明隽再次冷酷地拒绝:“没有。”

“可是,我听话了。”贺灵双不甘心地抗议。

不是说听小叔的话就有糖水喝吗?

旁边贺灵玉的提醒都没能阻止她。

贺明隽听懂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他说:“可你现在又不是帮我做事,你写的是你自己的名字。”

贺灵双呆住,她满脸不服气,可又不会争辩。

没等她再说什么,她姐姐贺灵玉就压着她的手继续,还教育道:“你不好好学,晚上就不要吃饭了。”

等屋里光线不佳,她们就到院子里拿个木棍在地上划。

于是,等贺父、贺大山从地里回来,就看到三个小孩把那一片原本都被压瓷实的地扒成了一片散土。

两个家里的顶梁柱一问才得知,他们的大孙女/大女儿要去上学了,两个孩子还有了新名字。

孩子的亲爹&亲爷爷:哦。

反正这些事他们说了又不算。

“今天又吃肉啊?”

听到贺父的问话,廖春花剁肉的力度又重了两分,她没好气道:“去问你那好儿子!一天天就知道吃,花钱大手大脚的,根本不知道攒钱。”

话虽这么说,但她这会儿已经没那么生气了,毕竟这个年代谁不馋肉呢?

最后都吃到肚子里去了,就不算浪费。

贺父听了,没跟着指责贺明隽乱花钱,只谨慎地提醒:“他花钱买的?别被人逮住,说他是资本主义做派。”

廖春花:“我光顾着生气了,忘了这个。”

她后知后觉地担忧起来,大喊贺明隽过来。

贺明隽在自己房间就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走到厨房门口,他解释道:“现在政策变了,沿海的一些城市已经允许私营经济……哦,就是允许个人做买卖了。”

“啥意思?”廖春花半是不解半是难以相信,“又让人搞资本主义了?你在哪儿听说的 ?”

贺明隽:“广播里说的。”

廖春花若有所思。

贺父沉默片刻,说:“还是小心一点好。”

对于长辈的告诫,贺明隽却没有表示赞同或是敷衍过去,而是多带了几分认真反驳道:“过于谨慎,就容易错失机会。”

这个年代,机遇遍地,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要让贺家人慢慢改变观念,产生经商的意识。

贺父还想说什么,廖春花却先一步开口:“你再和我说说外面大城市的消息。”

贺明隽就搬了凳子过来,说起了近几年的一些变化。

他的讲述十分平淡,但大家都听得很入神。

因为这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事。

首都在两年前就允许个体经营了;富裕人家结婚都是“八大件”——摩托车、照相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缝纫机、手表;城里人照相都是彩色的,还有电视机,也是彩色的……

大城市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可在农村,他们根本没什么特别感触。

什么政策改变?他们只知道现在不吃大锅饭了,田地又归自家种了。

“乖乖,大城市可真好啊,要是能成城里人就好了。”廖春花感叹。

她只顾着听了,一只两斤重的鸡,到现在都还没剁完。

贺小草却怀疑贺明隽在说大话:“真的假的?你该不会在吹牛吧?我们怎么啥都没听说……”

贺明隽没有解释,半点不客气地回怼:“多听广播多看报。”

庞冬妮出声打圆场:“还是多读书有用,大丫,你以后可要好好学习。”

廖春花埋怨他:“你啥时候听说的?以前咋不和我们多说说这些?”

“现在说也不晚。”贺明隽还是那副淡定模样,“我们这小地方,还是比较偏的农村,总是落后的。现在镇上还没出现个体户,也不知县里有没有。”

廖春花被他的一番描绘撩得心头火热:“你可要好好去县里找工作,地里刨食啥时候能过上好日子啊?妈可就指望你了……”

贺明隽打断道:“还有大丫……贺灵玉她们。”

廖春花没有反驳,但她的神情颇不以为意。

她虽然同意了送大丫去念书,可她心底并没有太指望大丫将来会多孝顺她。

在她看来,女儿、孙女都是要嫁到外人家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