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个子抽条,看起来也纤细了些。
至于阿朗小子,正是长个长身体的时候,几天一个样,结实了。
“别废话了,先去住处安置。”
他们刚要离开,就见一个白色身影骑着枣红马朝他们走来。
只一眼,宝山叔与明堂叔便认出来人是谁了。
宝山叔:“得,他又来了,城门口人多眼杂,他是一点不避讳。”
明堂叔:“且看看他要做什么。”
来人便是赵崇枫,身后跟着两名护卫,一到跟前,就熟络地打招呼,“两位叔,我们还真是有缘啊!”
明堂叔客气回了一礼,笑着道:“是啊!公子也是今日到?”
张崇枫:“非也,我前日就回到上京城了,昨日休息,今日特意约了朋友跑马,回来正巧遇到你们,一路辛苦,我们一起吃顿饭吧!我请客,尽尽地主之谊。”
明堂叔:“多谢公子,只是今日已晚,我们还要去住处卸行李,改日得闲再叨扰吧!”
“确实,赶那么久的路,是该好好歇一歇,是在下唐突了。”
赵崇枫拱手行了一礼,桃花眼隐晦地看了看马车,转身策马离去。
宝山叔与明堂叔对视一眼,默契地保持沉默,继续干活。
车里的人不问,他们也没必要多言,早点去住处才是正解。
苗疆多年前派人在上京城买了一套二进的宅子,平时用不上,租给祖籍外地的六品小京官居住,那小官是个踏实肯干的,政绩不错,在六月份的考核中评了优,晋升品阶,谋了外放的官职,带着妻儿上任历练去了。
人不在上京城,租赁的宅子自然要退还,考虑到圣女入京,宅子便空置不再外租。
明堂叔提前来信安排人清扫宅子,家具炭火一应俱全,办事的人心思细腻,顺便买了一个厨娘和两个扫地的丫鬟,前两日已经全部到岗,就等着卿月他们入住了。
马车穿过主干道,拐进闹市,在闹市中间位置转弯,进了一条名为“长青巷”的小巷子,左拐两次,马车缓缓停在一户人家门口。
“是这里吗?”
宝山叔第一次到这个宅子,不确定位置,只能回头询问明堂叔了。
明堂叔停车看了看排号,又估算一下巷子的距离,肯定回道:“是这里,敲门吧!里面有人在。”
“哎!”宝山叔点点头,直接过去敲门。
他手劲很大,拍的门砰砰作响,自家门还没打开,声音已经将隔壁邻居引来了,只能简单对话几句。
得知他们是新住户,邻居才暂时放下心来。
正巧自家门也开了,小丫鬟战战兢兢出来迎接,卿月他们友善地和邻居道别,进了宅院。
大门隔绝了一切探视,维护了苗疆来客的神秘感。
长青巷到皇城较远,坐马车都要大半个时辰,居住者大多是外地来的小官,亦或是上京城小富家庭的本地人。
大家伙家境差不多,都是体面人,平日相处很是融洽。
而达官显贵一般住在内围靠近皇城的位置,彰显圣宠及家族地位,普通百姓很少有人往那边跑。
长青巷所处地段外围,靠近城楼那一圈,也是上京普通百姓亦或是穷苦人家居住的地方。
那些百姓能力有限,平日里给大户人家干活,或者去卖力气,赚点辛苦钱养活一家老小。
有些人的日子过得不如京郊有田地的农户滋润。
“我们还没吃晚饭,家里有剩余食材吗?让厨娘煮几碗面过来,不用太精细,能吃饱就行。”
“是。”
小丫鬟行了一礼,匆匆忙忙跑去找厨娘了。
明堂叔和宝山叔,还有颜朗负责搬行礼,清枝与卿月则与另一个小丫鬟一起铺床,看看有什么需要添置的。
分工明确,干起活来没一人拖后腿,很快便安置妥当了。
厨娘煮了五碗鸡蛋面,想想又添了一盘腊肉和一小碟咸菜,对于略显匆忙的晚饭来说,已经算很丰盛了。
“哎哟,知晓你们要来,却不知是今日到,奴婢们还等着管事通知呢,他没说就没准备什么菜,只能委屈老爷小姐少爷们将就一晚,明日奴婢准备一桌好菜,接风洗尘。”
这个厨娘原先自己开了一个食肆,家中发生变故才不得已卖了身。
她年纪大了,大户人家不要她,条件一般的想买壮年能干的婆子,也不要她,兜兜转转,便宜卖到了这里。
她只在牙行简单学过一点点规矩,也尽量约束好自己,可是几十年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加之她性子开朗,并不因家中变故而颓废,所以说话做事比另外两个丫鬟肆意。
清枝:“好啊!不知嬢嬢怎么称呼?”
厨娘是上京本地人,不太明白“嬢嬢”的意思,结合后话,大概知道清枝问什么,便恭敬道:“回小姐,奴婢姓陈,您管我……奴婢陈婆子就行。”
陈婆子笑得开怀,做饭也好吃,简单聊一会儿卿月就让她退下休息去了。
抵达上京城的第一夜格外平静,十五月圆,秋风瑟瑟,莫名有种寂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