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和柴思君,这老个老家伙,好像人间消失了一样,多时见不到这两个人。偶尔见了也是躲躲闪闪,打不了个正面。硬硬碰见面了也是打上招呼,对办鸡场的事,更是讳莫如深,闪烁其词,避而不谈,好像根本就没有做过办鸡场那件事一般。
养鸡场还没有建起来,就已经宣告了这个项目的破产。只不过是建设单位的施工队,来人找陈斌和柴思君,找不到这两个人,没有办法,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就找到了农牧局里来。
局里都换了领导了,坚学达已扶正当了局长,前任的乔局长早就走了县计委,前不久当选了县政府副县长了,都走了两个单位了,能认原来的账吗?坚学达后来上任的局长,陈斌和柴思君办养鸡场,不归他分管,他确实不知道,没有参与此事,当然是断然拒绝建设单位的施工队的请求。
建设单位的施工队老来找坚学达局长,找烦了,坚学达就找来陈斌和柴思君两人。陈斌和柴思君两个人,平常是找不到的,好不容易找到了,坚学达就让他们写出办场的材料,交到局里上会研究。
局里开会研究了好几次,就是想不出个局里,建设单位的施工队,陈斌和柴思君,能三方接受的解决方案来。又一拖再拖,这样又过了一年多,局里拿出了个方案,陈斌鸡场与局里毫无关系,一切后果由陈斌个人负责。当然是这个方案陈斌和柴思君不接受,其他两方不表态,还是扯皮解决不了问题。
后来弄来弄去,局里的红头文件下了好几次,方案修改了好几遍,不是陈斌和柴思君不同意,就是建设单位的施工队不同意,问题仍是悬而不决。
乔副县长也被陈斌和柴思君,建设单位的施工队两家给找头痛了,找得次数多了,就过段时间给坚学达局长打电话,许愿下话,要求坚学达局长给予妥善解决,尽快办理。
最后,局里劳神费事的,派出县经营管理进驻陈斌养鸡场,要来收支的账目,详细核算了财务报表,理清了账款,查实了各种资金来源,支出情况等,原则是该谁负担的责任谁负责,没人负担的责任,由局里协调好了陈斌和柴思君,建设单位的施工队,总算是方方面面都摆平了,局里才下了个红头文件,解决完了这个老大难的问题。
这也得益于,又出来了一个本县的养殖专业大户,也想上这个项目。看上了县农牧下属良种场的地理位置,毕竟在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州泰国饲料厂近在隔壁,交通运输便利,比乡村条件好得多,这时养鸡养殖业又进入新的上升周期,想接着建这个养鸡场,拿下这个发展前景广阔的项目。
局里正愁这个赔钱的烂摊子没有人干,就积极与这个本县的养殖专业大户谈判,基本达成了协议。等陈斌和柴思君,原来的那家建筑工程队完全退出,老问题解决后,就赶紧与这家养殖专业大户签订合同。这个养鸡场面又红红火火建了起来,上了设备,自己孵化良种鸡,大部上肉鸡,不负众望,经营得很不错。
陈斌和柴思君回到了单位上,继续拾起老本行,干开了专业技术工作。时间不长,柴思君又跑了各种关系,调到南方老家那边去了。
在研究陈斌养鸡场的最后一次会上,同时,也研究了陈正兵留职带薪上大专的学费问题,局务会做出决定,鉴于陈正兵同志,上省经济管理干部学校纯属个人行为,单位为鼓励其继续深造,保留了他的职务,同时也保留了他上学两年期间的工资,至于缴纳学校的学费,其它杂费,经局务会议研究决定,单位不予报销,应由其个人全额负担,并下发了红头文件。
县农技术服务中心接到局里的红头文件,予以执行,拒绝报销陈正兵上大专的学杂费。陈正兵听了非常生气,质问李为农主任,“这是局里乔局长在时同意的,为什么不报销?”李为农说,“上面有文件,不能报销。”陈正兵说,“知道这样我就不上这个学。”“上学不是涨了一级工资吗,不错呀。”陈正兵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就又问李为农道,“我能看看文件吗?”“当然能看。”陈正兵看完文件,还给李为农主任后就头也没回走了。
过几天,陈正兵找了县经贸委和乔副县长等县上几个领导,在这几个领导的过问下,李为农主任,招架不着了,就去问坚学达局长,坚学达最后也没有办法,无奈的说,单位的红头文件不如领导一句话呀,政策和规定是个屁,那你看着给处理了吧,听坚学达局长这话,看来也是做了让步了。
一天上班,李为农主任碰见了陈正兵,对陈正兵说,把学费的发票拿来我给你批了,八千多的学费不是个小数目,个人承担也很难困的。陈正兵听了喜笑颜开,说,谢谢,谢谢李主任,轻松快步地回去找学费票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