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业智能化信息化软体系统,是由省农业厅专门聘请了国家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专家,从安徽省合肥市赶来省城金州市,花了两年多时间,动用了各种关系,不惜花重金,请来了全国顶尖的计算机研究权威性专家,研制出了这套农业智能化信息化软体系统光盘。最大的研制困难是,专家既要是计算机研究的全国尖端研究专家学者,又要是熟悉,最少也要懂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专家,最起码也是内行才行。最大的问题是,这样两结合的研究专家在全省,甚至在全国都少有,都不容易找到的。
到了这年的夏天,省农业厅又下发一个红头文件,是全省农业上的一个会议,内容正是陇原省农业智能化信息化推广的工作会议。坚学达局长直接在收文纸上签批,由他孔家旺,还有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张兴林两个人参加这个省上的会议。
陇原省农业厅把这次会议放在河西的敦煌市召开,因为那里是陇原省在他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有名气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而闻名海内外。是祖国佛教文化宝库,其中的飞天造形,神圣而美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彩绘壁画作品。这是陇原省,甚至于祖国文化的宝库。因此而敦煌飞天蜚声中外,许多国人和老外们,只知敦煌而不知陇原省,不闻甘肃省的省会城市金州的名字。敦煌莫高窟就成了陇原省,甚至国家的金字招牌,人们心目中神奇的大西北首当其冲的旅游胜地,观光休闲的风景区。
这样著名的风景旅游名胜,首先必须在省内的人们心目中扎上根来,了解,掌握,熟悉本省最好最驰名的旅游景点。只有这样,陇原本省的人们,特别是工干的干部工作人员们,宣传讲话,写文章出材料的机会多,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也同样比较多,才能通过这些有利条件,比较好的把敦煌文化艺术瑰宝推介宣传出去,提高陇原省的知名度,扩大对外开放开发的影响力。
不知道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张兴林敦煌去过没有,看过没有看过莫高窟的佛陀,菩萨和飞天壁画,他想应该很有可能的,因为张兴林的农大大专,就是在河西的陇原农业大学上的。反正他孔家旺还没有去过河西里,也更没有机会去过敦煌莫高窟,没有领略过鸣沙山,月牙泉的美妙风光。
几年前虽然是有一次机会,他们金州市和兰原县上,要学习推广河西“张临高”的小带田高产栽培技术经验,当时他孔家旺刚刚新婚渡蜜月,在忍心离开刚结婚几天的新媳妇去河西,所以就没有去成,不得亦而丧失了一次在河西浪一圈的机会。这次机会终于来了,他很想去,坚学达局长也给了他这个机会。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虽然是享誉国际国内,但敦煌原来是个小县城,改革开放后才改成了市,但还是个县级市。他和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张兴林主任,从金州市坐着开往祖国西北边陲,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火车,来到了一个河西走廊中部叫敦煌的小站下车,这里是一个不大的小城市。
会议除了陇原省农业厅的到会领导讲话外,主要议程是,培训全省各地州市和县区来的与会代表们,他们都是从农业院校出来,在农业技术推广战线上奋斗的技术干部,工作人员,还有领导同志们。再一个内容,就是参观考察学习敦煌市农业智能化信息化工作的先进经验,许多好的做法,好的措施等。
他们全省好几十名与会人员,在省农业厅,河西地区,敦煌市党政部门的领导的接待下,引领着他们,边介绍情况,看着分发在人手一份的简介,听着相关领导们的讲解,边参观考察了敦煌市的几个乡镇和七八个村农业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情况,真是听过得不如看到的,耳闻不如眼见吗。他们和与会其它各地州市,相关县区的参会人员,这里的农业智能化信息化搞得太好了,他们本地的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还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虽然是起路阶段,这里已经搞得有声有色,有模有样了。
乡政府一间办公室,门头顶上挂着红字白底的小牌子,上面写着信息服务室。坐在电脑屏幕对面的农业信息化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电脑屏幕就进入了农业智能化信息化的界面来。工作人员又继续操作着电脑,电脑屏幕马上就出现了敦煌市的行政区划地图。在这个市地行政区划地图上,移动鼠标,找到了这个乡镇的所在地,再点击这个乡镇政府所在村的位置。
电脑屏幕马上就显示出了该市该乡镇该村这个田块的土壤肥力状况。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的含氮量,含磷量,含钾量,甚至今年土壤的含水量,这些数据全都出来了。
地理位置确定后,就开始往电脑里面输入设定的数据。工作人员把某个田块的今年计划种植的作物种类输进去,春小麦,计划亩产量多少公斤,也输入进电脑,一点“确定”键,马上就变出来一个菜单,上面是建议这块田地的农户,今年需要施多少农家肥,需要施多少氮肥,折合硝酸铵多少公斤,或折合尿素多少公斤,需要搭配施多少磷肥公斤,如果用复合肥的话,需要施多少公斤磷二按,再配合施氮肥多少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