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民国穿越]远上寒山 > 第99章 母亲(下)

第99章 母亲(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九七四年的某天,四合院里迎来了久违的好消息:阮静秋要回来了。

廖思远没有发现大人们互相说着这个消息时无不带着复杂的表情,他只从大人们的对话里听到这一句关键词,只想到一个与之相关的推论:他可以见到妈妈了!

他期待又雀跃,还带着一些孩童所必然有的忐忑,牵着杜伯伯和曹婶婶的手蹦跳着走上火车站的站台,伸长了脖子张望每一位梳着麻花辫或留着齐耳短发的年轻女性。他理所应当觉得母亲应该是那样一个形象,和胡同里与他年龄相仿的孩子们的母亲一样,可他看了又看,等了又等,这些年轻的女同志们一个一个走下火车又走出站台,谁也没有在他身边停留。

小孩子没有多少耐心,他等得焦灼,忍不住在原地一下一下地蹦高,摇晃着杜聿明和曹秀清的手臂,问他们:“杜伯伯、曹婶婶,你们看到我妈妈了吗?她怎么还不出来?”

杜聿明也四下张望着阮静秋的身影。一别八年,比过往的每次分别都久,且她临走时那样形容狼狈,他真不知道现在的她会是怎么一副模样。这列西北来的火车装载了不少离家多年后返乡的人,他不时能看到夫妻或兄弟模样的人在站台上紧紧拥抱,可是人群都快要散去了,他却仍没有找到其中的哪一个肖似他记忆中的阮静秋。他犹豫着,担忧大家是否无意间擦身而过了,正打算叫曹秀清带廖思远先回四合院时,末尾一节车厢里走下来一个不起眼的身影。她离得那么远,身形那么纤细瘦弱,他的视力没任何道理看清她的面孔,但他无比确定那就是她。

他伸手对廖思远示意:“在那儿!”又将手掌高高地举起来左右挥动,唤道:“小秋!”

人影停顿了一瞬,也向他们挥手。廖思远瞪大眼睛,看着那个人影向他们一步步走来,最终停在他的面前,微笑着弯下腰平视着他:“思远,都这么大啦。”

曹秀清在背后拍拍他的肩:“思远,这是妈妈。”

廖思远抿住嘴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怎么会是妈妈呢?他想象中的妈妈应该和胡同那头虎子的妈妈差不多年纪,头发乌黑蓬松,有着一双一下可以把他举起老高的结实手臂,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成细细的月牙。可是——可是眼前的这个妈妈,分明是个老太太呀!她看上去好像比曹婶婶年纪还要大,头发一半灰一半白,皮肤很黑,笑起来的时候脸上显出很多皱纹和斑点。她很瘦,用虎子妈妈的话来说,简直“像一根柴火棍儿”,身上的衣服虽然还算干净,可是到处打满补丁。杜伯伯说妈妈喜欢读书、喜欢唱歌,可是她的手又黑又粗糙,根本不像能翻动纸张和书页;她的声音也又粗又嘶哑,他实在想象不出她怎么能唱出好听的歌曲。他觉得要么是杜伯伯和曹婶婶弄错了,要么就是这个老太太找错了人,心里唯独不肯相信这就是离家八年,他自小未曾谋面的母亲。曹婶婶让他叫一声“妈妈”,他叫不出口,害怕地抓住她的衣襟,躲藏到他熟悉的大人们背后。

对于他的反应,阮静秋并不意外似的,仍笑着说:“他怕生呢!”说着从随身的布包里翻出来一颗红枣,用帕子仔细地擦干净,然后递给他道:“这是陕北的大枣。你尝尝,看甜不甜?”

廖思远仍躲在曹秀清背后,不敢伸手去接。杜聿明在旁看着这母子俩,以一位过来人的角度,知道阮静秋这时心里并不好受,便主动打个圆场,将红枣接下来塞进廖思远的口袋,又问她:“路上顺利么?陕北那边生活得好不好?”

阮静秋笑着答:“都好。我住的地方离吕家硷不远,回来时还有老乡托我向你带好哩!”

八年生活让她说话时的口音也有了黄土高原的气息。曹秀清自打看见她就开始掉泪,这会儿拉着她的手,更是百感交集,连声说:“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别看思远认生,他知道你要回来,高兴得昨晚上都没怎么睡着。走,咱们先回家,回家再说。”

曹婶婶说让他和妈妈“培养感情”,坚决把她留在了四合院里。廖思远起先只敢站在门口远远地看她,她好像总是闲不下来的样子,要么是在忙着给院子里杜伯伯种的那些花草翻土、浇水,要么是在缝补衣服或者洗衣服。院子里每日早晚的清扫工作她也承包了,每当看见他站在门边露出半颗脑袋,她就会停下来,笑着向他招招手,用和杜伯伯十分相像的口音说:“来吃红枣!”

这天她没有在院子里忙碌,廖思远探头探脑,在她住的小屋门前徘徊。母亲的形象与他的想象差别很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母子之间毕竟又有着相连的血脉关系,所以他还是对她充满着许许多多的好奇,既害怕她又想靠近。过了一会儿,她打开了屋门,仍笑着对他说:“进来坐吧!”

廖思远挥动着小胳膊腿儿跟她进屋,自行找到一张高度合宜的板凳坐下。他看见她的行李摊放在床上,里面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纸张和笔记本,书桌上则摊放着几张信纸和一支铅笔。他端起小大人的姿态问她:“你在干什么呢?”

她回过头向他笑一笑,答:“我在给你爸爸写信呀。”

给爸爸写信!廖思远从板凳上跳了下来:“我可以看看吗?我可以也给爸爸写信吗?”

阮静秋说“可以”,牵着他的手到书桌前,把信纸空白的下半张留给他。廖思远这年刚上二年级,学校教的知识有限,好在杜聿明私底下教了他不少,认字写字也都一并教了。他努力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写“爸爸你好,我是思远”,想了想又写道:“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和妈妈都很想你。”其中“候”字忘了怎么写,用的是汉语拼音。

母亲靠过来看他写的信,然后握着他的手,教他把“候”字写在旁边。廖思远翻看着信纸,发现这封信没有抬头、没有称呼,没有信封和邮票,信里的话也像是流水账似的,还有一些字他不太认得。他抬起头问她:“爸爸什么时候能收到我们的信?收到信以后,他就能回来了吗?”

母亲想了想,似乎是不忍心再额外编织什么其他的借口哄骗他。她摇摇头说:“你爸爸现在还不能回来,我们的信也还不能寄给他。不过,我们可以一起写很多很多话给他,等爸爸回来了,他就能看到了。”

廖思远失望地扁起嘴巴:“那爸爸什么时候能回来呀?”

母亲就笑起来,说道:“快了、快了!等你长大的时候,他就会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