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新学年,新分班,新老师
第三学期很短,一月上旬开始,三月中旬结束,没有期中考试。
玛利亚初来时的日语口语水平就足以应付小学生级别的日常对话了。
除了不会写汉字、对日本的“常识”缺乏了解、容易不小心混入俄语的音译片假名取代本该是英语或其他拉丁语系的舶来词片假名,她的卷面很难看出她是个外国人。
经过与新环境半年的磨合,玛利亚总算不再是只有理工类科目的分数一骑绝尘——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年终考试,她所有科目都做到了有多少分就考多少分。
春假和寒假差不多的短,玛利亚依然全程出国去玩了。不同的是,这次松田和萩原也跟她一起。
她还邀请了特别喜欢她、但她不知道为什么有点害怕的高桥弥生,和萩原家的千速姐。
高桥弥生的父母不放心女儿单独出国,千速姐要和朋友大江忍去追星看演唱会,没空陪小孩子们玩。
开学前一天,三个小孩子各回各家。
玛利亚和松田一回家就大睡特睡,萩原也困得要命,但对萩原来说,精神需求的满足优先级高于生理本能:
这孩子强撑着在全家人面前,讲完了他们是如何骑马、如何打靶、如何玩雪、如何滑冰、如何参观博物馆、如何参观动物园、如何钻进坦克当侦查手,如何在对游客开放的潜艇里听松田激情开麦……
然后本来不晕车也不晕船的玛利亚和萩原就都喜提晕船。
最后的行程只好取消,让这几个小孩子修养睡觉倒时差,飞回东京。
在听他讲故事的家人热烈鼓掌、千速姐也充分表达了对这次出去玩她拒绝掉的悔恨之情后,萩原才心满意足地倒下,追随小伙伴们的步伐,去找梦之女神了。
虽然日本的梦神不是女神,但只要世界上有神话的梦神是,Hagi酱就要去找她。
他们的学校每年的新学年都会重新分班,目的是说是防止小团体形成,其实是把特别调皮的尽量往一起放,让他们最好内部消化。再给给一个练手的新老师当班主任,练好了的就是老教师,练废了的会自动跑路。
升入二年级的三个小伙伴发现,分班告示上,二年A班的名单,他们仨赫然在列。
二年级的生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其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松田的爸爸突然被警察以“涉嫌杀人”的罪名逮捕了。
松田丈太郎受目击者指认,出现在一个遭人殴打致死的受害者死亡现场。警方在没找到其他犯罪嫌疑人又面临破案压力不想空手而归的情况下,就把他抓了。
他们生活的这座町,民风还是比较淳朴的,很少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杀人犯一时间成了町内热搜第一的新闻,风波很快就进了校园。
玛利亚一开始没把这件事当一回事——她根本不觉得松田丈太郎会杀人。
他和松田一样,有着“只会参加正规比赛”的人才有的那种对规则发自内心的尊重。
她不知道要怎么描述她的“感觉”,杀过人的人,比如索尼娅阿姨的朋友和部下们,不管有多和蔼可亲,怎么叫着“玛莎”把她抱起来举高高,和没杀人的人,是不一样的。
索尼娅阿姨曾经意外于她的童言稚语,夸她聪明,告诉她,是否杀害过同类是一条线,迈过去了就回不来。
受限于年龄与对世界的认知,玛利亚不是很能理解“死亡”。
其实也不是很能理解“规则”。
是松田在她也开始学拳击后,再跟他打架时,一再说她“违规”了,她才慢慢有了“和阵酱那家伙打架不是只是赢过他就好了,还要遵守额外的规定,不然就算‘违规’,要被‘罚分’‘罚下’”的意识。
所以那段时间松田对战玛利亚的战绩胜率大大提高,从4:6变成了9:1,全靠罚分对手……
萩原跟他们俩比,算得上娇生惯养,那几天又被流感击倒了没来学校。流感是当季的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他不许小伙伴们去探望,消息不灵通。
松田的日子一天之内就变得难过起来,到处都有窃窃私语的小孩,说他是杀人犯的儿子,以后子承父业,也会变成杀人犯。
玛利亚上厕所的时候,分到B班的高桥弥生不知道等了她几节课间,立刻上前,悄悄拉着她,说了这则传遍全校的流言。
小姑娘的本意是劝玛利亚远离松田,玛利亚却当场暴怒,问起了流言链的关键转播人。
高桥弥生从没直面过玛利亚发火,怕得说不出话。她的同伴战战兢兢地躲在远一点的地方,又想劝玛利亚不要生气,又不敢靠近。
玛利亚只好按捺下怒意,通过阐述事实的方式安抚高桥:松田没有杀过人,松田的父亲也还没有被确认犯罪,现在就开始在学校里传播流言的人一定是个居心不良的坏人,通过造谣的手段,欺骗所有善良的人,以期获得关注。
她准备等下午的体育课这种时间宽泛、接触得到的同龄人也多的场合,调查流言的源头。
调查结果指向四年级的海星猴子。
哦豁,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