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空地上的人都看不见了,何清质才放慢了脚步。因为省了一趟去刘望才家的功夫,何清质也不急着去老村长家了,他慢悠悠的溜达着,路过刘志家时,就想进去找刘志玩会儿打发点时间。
不过他还没等他拐进刘志家的小巷子,就听到了金桂仙打着嗓门在院子里骂刘志:“……你这个戆猢狲,让我说你什么好。你说你长这么大的个子做什么,怎么就不能长点脑子呢?这一天天的,除了吃,你说你还会点什么?连个点心你都买不好啊,你、你说说看,谁家吃点心是五斤一买的,就是旧社会的地主都没这样的。我让你去买点心,是要拿着给别人还礼的,你倒好,给我买三斤碎点心,你说这怎么送的出手,啊,你说说看?”
“啊呀,疼疼疼,妈你轻点好不好!”大概是被金桂仙打了,刘志一边喊着痛,一边回嘴道:“你昨天还说把礼都还了呢,我怎么知道还有剩下没还的!再说不是你对我说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吗,六两粮票买三斤点心,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你要是觉得送不出去,就重新买好了,不是还剩下八两点心票吗?”
刘志一说完,院子里就传来了金桂仙火气冲天的吼声:“重新买,你说的倒轻松,你以为点心票是天上掉下来的?为了给你爸做寿,家里攒了两年的票都用光了,这两斤点心票还是你姐找她婆婆借的,现在被你这么糟蹋了,你说我要去哪里再弄两斤票来,啊,你说说看?”
说什么,刘志显然是没什么好说的,所以院子里很快就响起了几记清脆的皮肉击打声。
也不知道是打了哪里,反正何清质是不敢进去了,他怕自己进去了会被迁怒,所以踮着脚轻悄悄的跑开了。
老村长家还和昨天一样,全家人待在院子里忙活。男人们依旧做着家具,不过已经从梳妆台变成了大衣柜。女人们今天倒是换了个活计,从绣花变成了磨面粉切萝卜丝。
“王奶奶,你们这是要做萝卜丝汤圆吃吗?”何清质走进院子,一点不见外的问道。
这年头乡下人家的面粉都是自己用石磨磨的,北方人一般用的都是大石磨,需要人推着,或者牲口拉着才能转。而南方人用的则是小圆磨,像青石村这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圆磨,这种石磨就大号的洗脸盆那么大,一个人就能操作的来。不过大部分人喜欢两个人配合着来,一个负责摇磨子,一个负责添米扫粉。
今天老村长家负责摇磨子的是大儿媳吴丹桂,王竹英则坐在一边慢悠悠的添米,她看到何清质就笑着说道:“是呀,我们晚饭就吃这个,你也留下吃几个,奶奶只知道你最喜欢吃萝卜丝馅的汤圆了。”
“我一定不客气。”喜欢吃萝卜丝馅汤圆的是原主,不过何清质也不讨厌这个,就笑眯眯的把手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然后随口问道:“奶奶,今天怎么想起来做这个?”
青石村这边的人主食基本都是米饭,不怎么吃面食,像汤圆馄饨这种东西一般都是逢年过节,或者办酒席的时候才会做,平时是基本吃不到的。所以今天不年不节的,老村长家做这个就有些奇怪了。
“给你满仓叔做得,他明天一早去沪市,给他带着路上吃。”王竹英说道。
这时候交通不方便,青石村在苏省,这边人去沪市基本都是坐船去,来回光赶路就要三天时间,所以路上必须要带好吃食,不然就得饿肚子。现在天气冷,带汤圆的话确实比较方便,这玩意儿只要有个锅,随便煮一下就能吃,如果没条件加热,直接带煮熟的过去吃也不要紧。
“我满仓叔是去开会吗?”何清质问道。
“不是,是去买拖拉机。本来你满仓叔跟供销社的经理说好了,让供销社的采购人员帮忙把拖拉机带回来,但你美兰婶昨天晚上回来了一趟,跟我们说别的村子也有要买拖拉机,供销社那边一次弄不回来那么多台,就让要买拖拉机的村子派人跟着供销社的人一起去沪市,到时候自己把拖拉机开回来。咱们村里就你满仓叔一人会开拖拉机,所以只能由他去了。”王竹英说道。
何清质听了就说道:“那可真是辛苦满仓叔了。”
坐三天船,还是那种手摇船,光想想就觉得累得慌。
何清质一脸“我肯定受不了这份苦”的模样,可把吴丹桂给逗笑了,她一边卖力摇着磨子,一边笑着说道:“哪里辛苦,你大叔是头没笼头的马,就喜欢倒处乱跑,他才不觉得辛苦呢。”
一旁低着头切萝卜丝的孙芳听到吴丹桂这话忍不住撇了撇嘴,然后插嘴说道:“要我说,我大伯这个叫做能者多劳。不过村里就大伯一人会开拖拉机也不是个事儿,大伯整天那么忙,村里的事情还管不过来呢,哪有功夫整天摆弄拖拉机。要我看,大伯得找几个徒弟学学这拖拉机怎么开才行,不然农忙的时候可怎么办呢。妈,你说我这话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