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后,贺迎春定亲了。
——相对于她自己原先设想之理想爱情,——即便相比于樊华的“草根”之恋,贺迎春的这次定情,一点儿也不浪漫、不现代,更不仙侠。
她是被父母指婚的。
她之所以接受父母指婚,有三个层级的原因。
一是,当时她在气头上;
二是,气头上之赌气而行,有“自残给别人看”和“摔破罐”的成份;
三是,赌气而行没有“节制“,导致做出了“熟饭”,她不得不“奉子”定亲,而且已经着手“奉子”成婚。
说起来,她的情感之路也是一波三折。
一折比一折,更残酷地毒打了,她的爱情理想。
说起来,樊华的“降档”婚姻,并未感动一众女教师,却激荡了一众男同事。
或许受此影响,学校的一位优秀男教师,开始追求贺迎春。
贺迎春不仅不接受,还有些鄙夷地对其施加了教育。
她轻而易举就说出一句,“警示格言”:
——中国当代女性,人格上要时代独立,地位上要现代平等,但婚姻,则需继承发扬,守正创新。
——继承发扬“女低男高”之优良传统,守正创新“女低男高+”之更高模式。
她“知行合一,致良知”,身体力行言行统一,立即交往上一位市医院男博士医生。
她211本科、重点中学主力教师、社会地位上乘、长相上乘;男医生211博士、大医院医师、社会地位上乘、长相上乘、社会资源结潜力上乘、收入丰厚。
——这介于“女低男高”传统模式与“女低男高+”创新模式之间。
贺迎春很兴奋地投入“情感运营”中。
然而,“运营”一段时间后,男医师提出分手,理由源于刚刚兴起的、最新新的思潮:
——不知是经体检还是实操证明,贺迎春不是处女!
贺迎春当即怒怼他脸上:你他MD!我还没清算你和女护士的不清不楚呢!例如:某月某日晚,在值班室你同某某某;某月某日在宾馆,你同某某等等。
实际上是,男医生一“计算”,拟兑换一位“女高配”,一位市府里风头正劲的女副处。
你想女低男高,他还想“女男平等”呢!
甚至也想上层台阶,追求“女高男低”,起码“女高男高”。
其中的找平项是,男医师家庭显赫,女副处家是农村。
就在这个气头上,贺迎春父母给贺迎春指婚了。
贺迎春父亲是区机关普通退休干部,他信奉的是“门当户对”。
他为贺迎春指定的是,原来同事的儿子,区机关一位科长。
科长长相上乘,但学历、能力皆一般(绝不属于精英、潜力股类),综合指数稍高于贺迎春。
“中介”说的也很透彻:机关里的明日之星,早锚定了电视台的女明星或大学里的女博士。
贺迎春赌气相亲、约会、履行规则程序。
如此情形下,她还是很坚守“操守”的——认真地被请吃饭、被请逛街、被请购物,当然包括被“亲热”等等。
但循规蹈矩坚守“操守”中,难免有所偏斜,她赌气,中把握“分寸”不严格,男方“顺势而为”,于是,“煮了熟饭”。
庆幸的是,——男方以为“智取荆州”,喜悦未察“处不处”。她则是“将计就计”,糊糊弄弄空城计。
不料有得有失,她怀孕了,于是赶紧定亲。
樊华全程旁观了贺迎春的“三层级”,但因“三层级”情节太紧凑,尚未插上谏言,就结局了。
她又同冯秋应邀参加了定亲宴,心里不知该道贺还是恭喜。
见证了诸如此类的爱情与婚恋,樊华不由自主佩服起小姑子,同时,也不免替她着急。
和公婆谈话时,就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冯夏越来越大了,身边的女性,也渐渐都脱了单。她该加加速啦!
婆婆自然还是坚持原来的期待,而公公略有“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