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看见两人并肩走来,气氛又变回来平时黏黏糊糊的感觉,苏玉珩就知道他们已经和好,遂直接招手喊江璟云过来:“东西已经弄好了,你说的锅子怎么弄?”不待江璟云回答,又自顾自地那抱怨:“不会又是火锅吧,天天去你们那吃,我都吃腻了……”
江璟云也不整虚与委蛇那套,直接不客气地怼回去:“每次嘴上嫌弃的是你,待会吃的最多的也是你,再说了,我们的锅底都是经过精心熬煮配制的,现在想吃还吃不到呢。”
“行……算我不知好歹。”苏玉珩不计较他的无礼。
世家大族的小公子,跟着后面追着捧的人多的是,也就江璟云这个人最特别,明明爱财的不行,每日不是在念书就是在琢磨什么赚钱的法子,却从不打听别人的家世,也不为得到什么而对谁谄媚讨好,从始至终都是一样的态度,与之相交十分自在。
苏玉珩瞅着在那仔细翻看食材的江璟云,继续刨根问底:“那江大厨,既然不是火锅,那这‘锅子’又是什么?”
“云南那边的特色,鸡汤做底,按照一定顺序铺上芋头、淮山、酥肉、鲜笋等十几样食材炖煮,呃……有点像火锅,所以在当地也叫‘土锅子’【1】,不过这个做法更注重保持原汁原味,营养全面,也更适合我们赶考的考生。”
“噢……听着就很不错的样子。”光听就觉得有些饿了,不过苏玉珩有些好奇,“你从哪弄来这么多方子?”
“从一些游记里看的,再结合自己的经验改进的。”虽然他不是从书里学的,但游记里是真的有。
“杂书上还会写这些,下次借我看看。”
“行啊。”江璟云无所谓的应下,手上不停地往锅里下食材,随着微火慢煮,食材的本味慢慢融入汤汁,同时也吸收汤汁的鲜味,各种味道相互交融、补充,不一会儿,院子里就飘满浓郁香甜的香味,让人口舌生津。
他先弄好一锅端上桌,又手脚麻利地给苏玉珩几个随从也整了一锅后,才坐到桌前。
苏玉珩早就等不及了,等江璟云一入座,筷子就迫不及待地夹起早就盯上的酥肉,肉质嫩滑入味、肥而不腻,再夹一块浸透汤汁的鲜笋,满口清脆鲜香,不禁直呼:“好吃!”
“那是当然。”江璟云边冲着苏玉珩得意地挑眉,还不忘给萧穆琰夹菜,“萧大哥你尝尝好不好吃。”
萧穆琰笑着伸碗接下,也给他回夹一筷子,“你也多吃点。”
“……,”看着面前旁若无人你来我往的两人,苏玉珩突然有点不爽,怎么有种才吃两口就饱了的无力感?
算了,眼不见为净,还是埋头专心享受美食吧。
吃饱喝足各自回房,江璟云躺在特意给他换过的被褥里,美美地一觉睡到天亮。
次日一早,简单用过早饭,几人趁着早晨凉爽的天气出发,一路停停歇歇,终于在出发的第三天下午,到达府城门口。
在萧穆琰的搀扶下,江璟云颤颤巍巍地从马车上下来。
终于到了,古代的路况也太差劲了,除开吃饭休息的时间,他整日整日都坐在车里赶路,人都快摇碎了。
江璟云该庆幸府城离得不远,只需要三日的车程吗?若是再远一点,估计到的时候他的脑浆都能摇匀了,还考试什么科举啊,猪脑直接下锅涮涮都能吃了……
他瞅瞅旁边满脸兴奋的苏玉珩,再看看面不改色的萧穆琰,不禁哀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参数设置是不是稍微大了些!
忍着干呕翻腾的肠胃,江璟云强打精神匆匆扫两眼更大更气派的府城城门和街道,就直接去了住处,在那里足足躺了快一天才缓过来。
这天下午,他正在屋里认真温书,苏玉珩从外面兴奋地冲进来:“璟云,我听说东市茶楼正在举行书会,我们去看看吧?”
“不去。”江璟云头也不抬的拒绝,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就我那作诗水平,我倒是不怕丢人,就怕笑烂别人大牙,到时人家告我考前恶意伤人。”
“噗嗤。”苏玉珩不地道的笑出声,对于江璟云的作诗水准,就连桃李满天下的孙先生也束手无策,明明策论写的严谨有深度,一到写诗就是空有平仄,毫无灵气。
江璟云抬头幽幽地看着眼前放肆嘲笑他的人,心里腹诽道:“笑什么笑,你要是经过十八年的应试教育,写的东西也能板板正正的。”
“咳,”面对好友投来的幽怨眼神,苏玉珩掩唇收敛脸上的笑意,“不去书会,那我们去逛下这里的书肆吧,听说新上了些书,可能考试会用到。”
“嗯?考前模拟真题?”这个江璟云倒是有些兴趣。
苏玉珩见他有些意动,拉着他的手就往外走:“走啦,反正你那些书已经背的滚瓜烂熟,还不如出去逛逛,看看别人的情况,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待’嘛。”
“欸,你别扒拉我,”江璟云扯开抓着他的手,“我得先跟萧大哥说一声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