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但咱们能在广府停留两日,微休整后再出发。”萧穆琰紧紧搂住他,安慰道。
官员上任前,需先至府城拜见上官,在那换取相关文书后,再去县城赴任。但因江璟云上谏告发,本该今年致仕的知府,已经被革职查办,伙同人员也一并被押往京城待审。如今下任知府人选还未定下,所以接待他的是广府同知,也就是,苏玉珩的三伯。
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苏同知也有些感慨。
谁能想到,曾经被嫌弃出身的农家穷小子,能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虽说现在外放,只是区区七品知县,但背靠大树好乘凉,谁又敢真的小瞧他?
江璟云拱手作揖,率先开口道:“苏大人,下官江璟云,特来拜见。”
“无需多礼,”苏同知招呼人坐下,伸手给他倒茶,“来,先喝口热茶。”
江璟云双手接过杯子,轻啜一口后赞道:“好茶。”
“这是咱们本地的绿茶,你若喜欢 ,待会可带些回去。”苏同知笑呵呵说道。
"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江璟云笑着道谢,随即从怀里拿出两封信件,“玉珩托我问候您,还特地从京中给您和苏伯父二人带了礼物,稍后我便让人送至您府上。”
“劳你费心,”苏同知客气寒暄道,“也不知玉珩这孩子,如今在京城过的如何?”
“官途顺畅,家庭和睦,过了年,马上就要当父亲了。”
“当真?”苏同知闻言,惊喜地站起身。
江璟云颔首。
苏氏旁支如今最出息的小辈,就属苏玉珩一个,如今又听到已经开枝散叶的好消息,苏同知喜不胜收,激动地连声说道:“好、好、好,真是太好了!”他高兴地在屋内来回踱步,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江璟云还在那等着,略显尴尬道,“让你见笑了。”
江璟云笑着表示理解。
家有喜事,连带着对传讯的喜鹊也欢喜上几分。
苏同知对江璟云的态度比初见时亲近许多,热情邀请道,“侄儿一路舟车劳顿,不如今晚来家里吃顿便饭,让我尽尽地主之谊,也好为你接风洗尘一番。”
“伯父吩咐,那小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江璟云拱手回礼。
在苏府吃过晚饭,主客皆欢。
顺利拿到任职文书的江璟云,第二日便提出告辞,直接赶往最终目的地。
再不走,就赶不上过年了,他可不想大过年的,一群人在外面冒着冰雨寒风,凄凄惨惨地赶路。
可说是五日能到,实际上,他们整整花费七日时间,才终于到达福县。
这一路上,翻山越岭,山路崎岖就算了,接连几日,沿途还有有雨水,导致路上全是坑坑洼洼的泥坑。
好几次,马车都深陷淤泥里,动弹不得,需得好几个人才能抬起,如此这般,又是反复折腾。
待到福县时,江璟云屁股已经碎成八瓣,连下马车的腿都是抖的。
强压住腹中翻涌的呕意,他恨恨地想:“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福县,知县就是最大的官,做什么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虽然橡胶不是原产地,轮胎也许搞不出来,但水泥,江璟云高低都要把它苏出来,他实在受不了这坎坷不平的真“水泥路”了!
城门外,早已有人恭候多时。
见马车停下,对面马上迎了上来,“福县县丞黄安民,见过大人。”
眼见双鬓斑白的花甲老人要跪地行礼,惊得江璟云连忙上前,伸手将人扶着,嘴里连道:“使不得,使不得,老人家快快请起。”
“谢大人,”黄县丞颤颤巍巍站直身,向前两步,为江璟云引路,“您这边请。”
江璟云点头,迈步跟上,顺便观察周遭的环境。
城里的路稍微平整些,但也是一片泥泞,才走几步,鞋底已经粘上厚厚一层的泥巴,抬脚都有半斤重,举步艰难。
放眼望去,路两旁全是破旧的黄泥茅草屋,一间青砖瓦房都没有,而且,他刚有留意到,这里的城墙也是由黄泥筑成的。
都不用开口问,就能想象到,这地方究竟有多穷。
江璟云无奈叹气,看来这未来的山大王,不好当啊。
黄县丞见江璟云蹙眉不语,怕他觉得被怠慢而心生不满,忙开口解释道:“原先刘知县打算亲自迎接大人您,但最近天冷,他老毛病又犯了,浑身痛的下不来床。此番没有前来,并非刻意怠慢,还望大人见谅。”
“无妨。”江璟云并不在意这些场面活。
而且,来之前,他曾打听过福县的大致情况。
这里的知县和县丞,都是本土人士,在朝廷开国初期就开始任职,一干就是几十年,虽算不上治世能臣,但胜在勤政爱民、公正廉明,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就是穷了些。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