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出镇江夏看起来是他唯一的出路,刘琦听从了梁爽的建议,又谢她慷慨相助。
梁爽心里却是暗暗觉得愧疚:虽然蔡夫人说话难听,为人似乎也刻薄,但到底是她的姨母。虽然两世穿梭间她已经将过去的事情和情感都遗忘,但让她就这样帮着外人摆了自己姨母一道,心中始终不安。也不知刘表死后,刘琮向曹操投降,舅舅蔡瑁又被曹操杀害,蔡夫人下场如何?
想起蔡夫人美丽的面庞,梁爽心里有些同情,也有些愧疚。
回到住处,梁爽对诸葛亮大致说了今天的见闻,得到了诸葛亮的夸夸,之后不免问起蔡夫人的事:“蔡夫人从前,对我好么?”
诸葛亮右眼皮跳完,隔了几秒,左眼皮又跳。
大概是不算好,但也不算坏。有好有不好。
也难怪。亲戚之间,本就有很多事情是说不清的。只要任意一方都没有做太离谱的事情,亲戚关系总能维系,而只要这段关系还在,必然有些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情往来。
“她今天笑我们家穷,但她接济过我们钱么?”
左眼皮跳。
“多么?”
右眼皮跳。
“少么?”
右眼皮跳。
不多不少。恰如彼此不好不坏的情分。
但终归是给过钱。别人肯出手帮,被帮的一方就不该嫌多嫌少的。毕竟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肯给就已经是情分了。
梁爽叹了口气:“我今日,算是帮了她的敌人。想来实在是觉得抱歉。却又不知该如何补偿她才好。”转而又问:“不知道’历史’上的你帮完刘琦之后,有没有顾念着蔡夫人是我的亲姨母,而为她谋划一条生路?”
孔明左眼皮跳。
梁爽大喜,刚要问他是什么计策,想起他不能说话,不免一声叹息。
梁爽在现代时就特别好奇那些《三国演义》里没交代下落的人后来怎么样了,现在她身临其境,有机会帮他们创造结局。她希望姨母会是好的结局。
次日刘琦向刘表主动请缨镇守江夏,刘表难以抉择,请刘备来商量,刘备顺水推舟帮了刘琦一把,自己也刚好将对峙东吴的麻烦事甩脱,得以安然回到新野。
刘表给了刘琦三千兵马,又嘱咐刘备提防北面的曹操:“听闻曹操在邺郡作玄武池以操练水军,必有南征之意,不可不防。”刘备恭谨答应。
这次刘备说与梁爽听时,梁爽已经不只是简单地担心自己初出茅庐的博望坡一仗能否打响,而是担忧起更远的将来:荆州,姨母,赤壁……
现在不能全靠孔明,只能靠她,而她只有学,学,学,才能为她、为孔明、为刘备、为姨母以及更多的人找到出路。
学海无涯,唉,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