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恭谨答道:“主公明鉴,蔡瑁匹夫,实在是小瞧了主公。主公眼界宽广,怎会因蝇头小利而任他利用。眼下蔡瑁看似可以依仗荆州的地利,但他才智远远不敌黄夫人,若主公不救他,荆州必为刘备所得,所以蔡瑁实则无依无靠,唯有投靠主公才能保全性命。主公覆信时可以给他两条路选:要么,现在就献上荆州,以示诚意;要么,就让他先自行收复襄阳,再将襄阳献与主公。”
曹操笑道:“文若以为,我不敢攻打襄阳、与黄夫人交手么?”
“怎敢。区区女流之辈,不足以做主公的对手。且主公英明,既然有事半功倍之法,就绝不做事倍功半的事。”
曹操颔首:“好。便依文若之计,请文若为我覆信蔡瑁。”
曹操的覆信给荆州诸人兜头泼了一盆冷水。此刻荆州人心惶惶,各自思变。
襄阳流民抵达荆州,蔡瑁闭门不纳,已令诸将寒心,生出兔死狐悲之感;不知荆州会为曹操还是刘备所得,更觉前路莫测、未来茫茫。
论陆上交战,蔡瑁虽然在众人面前嘴硬,但却不敢真的跟黄楚硬碰硬在战场上相见。
主动攻打襄阳,不异于自寻死路。
他最多只能依仗水军防守荆州。他和张允等人最擅长调度指挥的水军。
靠水军,就能防住黄楚么……?
蔡瑁忽然发现自己对这个小时候跳起脚来扇他耳刮子的小外甥女感到如此惧怕。
当初她在荆州时,他便该杀了她。可惜……
献荆州于曹操的决定是在瞬间做出的。
蔡夫人对此没有异议。刘琮虽然不忍放弃先父基业,但因谋士傅巽、蒯越、王粲等人皆大力赞成此事,分析利弊之后,只得点头同意。
幕官李珪出言反对,痛骂蔡瑁背叛先主,被蔡瑁令左右推出去斩杀。一时无人再敢反对。
只是众将心中百味杂陈:荆州也好襄阳也罢,原皆是他们随刘表出生入死打下来的地盘,现在竟由蔡瑁做主,轻飘飘地送来送去……
追随曹操并非不可,但他们总觉得曹操虽然人多势大,却未必能赢过黄楚。
但若真投奔刘备去,若刘备兵败,他们再落到曹操手里时,恐怕有蔡瑁、王粲之流在旁撺掇着,曹操不会留他们性命。
两虎相争,百兽不知何去何从。看似处处有生路,又看似处处都有死亡的危险,夹在中间,最是难熬。
邓义、刘先等人一咬牙,连夜携妻小家奴投奔襄阳。宋忠等诸位将军则继续追随蔡瑁,等待曹操接收荆州。
他们没能等来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