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
“见丰堂李真。”
见丰堂在距离襄安二百里的冀州,见丰堂的学子遍布天南海北,国子监中一半寒门学子均是他的学生。
李真一手创办见丰堂,此人两袖清风,桃李满天下,庄南洲记得上一世后来他见过李真的文章,很是辛辣。只可惜当时他年岁已高,不喜朝堂纷乱,便始终没有出山。
可如今见丰堂毕竟是一普通学堂,那教书先生也是一清贫百姓。
皇上拨动着手中玉珠,状似思考的低声道:“顾笙,尚书一位那是极其重要的,你敢将其交给一个教书先生?”
“我愿为李真担保,从今往后绝不会再出现国子监学子一事。”
圣上深深看了顾笙一眼,最终松口道:“好,那便照顾二说的办,若是此事不成,朕唯你是问。”
“是。”
于圣上而言,谁是尚书都可,他只要他的绝对地位没变就好。而在场众人心中皆有了一杆秤,这襄安城的天怕是要变了。
顾笙走出殿门时,一眼便看见了等在远处的顾相,今日情况特殊,顾相理应避嫌,便没有在朝中出现。但他还是放心不下顾笙,尤其是听人说那方禹年死在殿上,他是生怕女儿受了什么委屈。
一见到顾笙出来,他立刻迎了上去道:“没事吧?皇上可有为难你?”
顾笙浅笑着摇摇头,道:“你女儿厉害着呢,怎么会有事?”
庄南洲记得顾笙气血不足,方才在大殿上舌战群儒,这会必定身子不舒服,立刻道:“岳丈大人可要与我们一同回去?”
正说着话,莫敬谦从大殿里出来,迎面撞上了庄南洲。他也是硬撑着身子起来的,顾笙与他眼神交汇时,还是微微点头以示感谢。
今日之事,其实顾笙并不开心。虽达到了目的,可那也是因为方禹年作出了有损皇家颜面之事,才让皇上立刻下了决断。
若是方禹年只是欺压百姓,贪墨金银,或许皇上不会这么轻易的让他死。
俗话说,火烧不到自己头上永远不知道疼。
莫敬谦脸上带了几分释然的笑意道:“我只是不爱欠人人情,今日之事算是偿还你救我一命。他日我们再遇上,也不一定是友。”
顾笙微微点头,恢复了冷漠道:“自然。”
这份礼她受着,毕竟莫敬谦病愈一事他们也算是做了努力的。
莫敬谦被人搀扶着慢慢走下台阶,顾笙转身问道:“您要回顾府吗?”
顾相一愣道:“是,这就回。”
顾笙下意识看向庄南洲询问他的意见,庄南洲立刻道:“我们一起,先送岳丈回顾府。”
他看见顾笙轻轻勾起一个满意的弧度,他便知晓自己选对了。
顾笙走在前头,庄南洲与顾相在后头。
顾相看了看庄南洲,从前只听说过关于庄南洲的传言,对他印象不算太好。可如今一看,他时时刻刻站在女儿身边,倒是也算尽心尽力。
做父母的肯定都希望儿女幸福,于是他状似无意的随口道:“阿笙有时候不懂事...”
却突然被庄南洲笑着打断:“岳丈此言差矣,我倒觉得阿笙挺可爱的。”
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低头暗笑一声跟了上去。
站在原地本想为女儿说两句好话的顾相眨眨眼睛,不知该作何反应。
还未走出宫门,顾笙便见几个人从宫门外候着,走近一听,太监跪在地上向莫敬谦禀报着:“长宁公主逝了。”
莫敬谦犹如晴天霹雳,往后退了两步,脸上写着不可思议。
他从十二岁开始便学着伪装,鲜少有如此失态的时候。
莫说是他,就连顾笙都是极其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