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三倍工作量这种话,放在别人嘴里是吹牛。从辛迪嘴里说出来,路菲百分百相信。
事实上辛迪功力不减,基本把广告部主任搞透了。
25岁的广告部主任,放在哪种单位都扎眼,“经营主管不得35岁朝上啊,25岁开玩笑吗?毛都没长全……”仅凭这一点古怪,辛迪没来报到之前已经私下约广告部主任吃了顿饭。
对方是个喜欢喝点又不太能喝的小姑娘,为了给自己找台阶一杯下肚信誓旦旦说:“既然领导把咱们放在重要位置上,喝酒是第一项基本功,干这行的只能死在酒桌上!”
“厉害,厉害,主任真够敬业的!以后我就跟着您混了……”年轻的小主任估计没少在立威方面遇阻,见辛迪人美嘴甜鞍前马后,自然乐不可支当知己一样敞开心扉多喝了两杯。
单位里部门内的事情不好一上来问那么明白,辛迪小心翼翼地先把对方的晋升路径摸了一遍。
原来她是詹湛在Lilyweekly的旧部,踩到“红线”被人举报辞退了。詹湛出来单干就带她一起后来又领到杂志。可以说毕业后进入职场走到今天离不开詹湛一路提携。进社一年后,中层竞聘力排众议取代广告部主任。原来的主任索性辞职不伺候了,其实也是明白人知道这么年轻提上来没有后台才怪。
“没经验的小丫头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最担心就是完不成业绩,你猜怎么着?自从她上任以来,广告部超额完成社内指标。你想这是为什么呀?”辛迪严肃地抛出一个问题。
“底下人能干呗……”
“之前我也这么认为。可惜来了发现部门就5个人。除了主任和新来的我,剩下一个快退休的,一个刚休完产假的,一个机房减员转岗的。原本需要精兵强将的部门,目测现在老弱病残孕专座。这些货色哪个能当扛把子?”
“所以呢……”
“压根儿没指望她挣钱呗,无可替代的配角是另一种主角。所有经营合同过审经过两支笔,一支笔广告部主任,另一支笔就是社长,两个位置上如果都是自己人,干点啥不容易啊?”
路菲早有猜测,被她一番佐证,内在逻辑更明朗了。
别看节后上班第一周,杂志社却是异常忙碌,每年3月的时装周正是一年两次重头戏之一。业界各路神仙云集京城,各种手段联络感情。
无论面对什么,入职后第一项大型活动必须拿出业绩来站稳脚跟。
左伊提出合作搞直播,路菲想起徐静波和杜若兰去电视台谈合作了,估计对网络媒体还有点“十年怕井绳”,于是好言婉拒留下以后合作的活话。
与此同时还有两条财路。
一个相对稳妥。TracyWang为了表达对先前创意的感谢,主动提出在杂志上做二十个整页的产品宣传。同时向设计师协会买下时装周主展馆C位推广刚刚打响的个人婚纱品牌。
她可以主动向协会申请,偏偏走了杂志社推荐的渠道,因而有一部分收入也是要算在路菲名下的。里外里核算下来将近80万投入。
稍显冤大头的举动,让受了好处的人反而不敢接受。路菲以为她不了解国内的行情,不知道怎么省钱,于是主动向她介绍规则。
“在杂志上宣传一个品类,没必要买二十页,挑选精华十页足够了。另外,买展位完全不用通过我们,中间凭空多出20万何必呢……”
“20万怎么了?一件婚纱而已,算我提前送你一件婚纱。”话说到这份上真的没法拒绝了。
另一个有点冒险。她想说服正舟集团在杂志买一个广告预热,今后再有合适的策划如不带广告客户杂志就成了理亏一方。当年评选“南美之花”,将名副其实的企业排除在外一定惹出许多不愉快,想不出什么理由说服对方。
朱莉约路菲见面时,她已经在北京几天了,来之前一点消息没透露,对路菲而言如同天降神兵。
那天鬼使神差的詹湛找了一堆整理素材的活儿让路菲下班前务必发到她的邮箱。粗略估计,做完这些怎么也要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
约的晚饭时间六点半,地点是朱莉选的三里屯泰餐厅。距离杂志社大概半小时车程。这样一算六点钟之前必须完活儿。路菲连忙打电话给杜若兰问她晚上有没有安排。小姑娘有眼色:“说吧,姐,有啥事我都推了……”
之前,杜若兰陪徐静波去电视台谈一宗“设计新秀大赛”的电视转播。起初,电视台不答应转播,因为赞助金额不理想。徐静波推荐了几个财大气粗的金主,最终凑成了漂亮的数据。结果人家想把杂志社放在协办位置上,徐静波又不答应了。
介绍赞助商不是目的,揽下协办权不符合野心。他想通过转播把杂志的名气传播出去。
几个回合杜若兰就明白了。庆幸去之前向白换礼征求意见,问自己有没有带项目谈合作的资格。
白换礼手里正好有一个文化风光片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