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屏蔽舱里,灯光逐渐稳定。
风起睁开眼,眼球干涩。她缓缓眨了几次,视线才重新聚焦。
手指还有些发麻,她握拳,再摊开,然后从小指到拇指依次弹动了一遍。
她的脑袋还有些昏沉,但心跳已经平复下来。
“你醒了。”一旁,阿娜尔轻声说。她的声音仍带着沙哑,却已经比之前好了许多。
风起转头:“我睡了多久?”
“七个小时。你的嗓子也哑了,喝点水。”阿娜尔将一个水袋递过来。
风起接过水袋,喝了一口,微微蹙眉:“四小时就应该叫我了。”
对面,严砺放下终端,哼了一声:“要是提前叫你,杜铭能顺着通讯频道上来和我拼命。”
说着,他右手一抬,把终端抛了过来,耸了耸肩:“队长。”
风起稳稳接住,问道:“你们休息了吗?”
“轮流补了一点觉。”
“辛苦了。”风起认真说,“我睡着的这段时间,有发生什么吗?”
“还算平稳。”严砺回答。
通讯频道里,杜铭的声音接着响起,“早上好,风起。‘曙光号’状态正常。你们现在正飞越南太平洋。太阳风暴正在减弱。”
风起闭上眼,把水袋贴在额头和眼睛上,清凉的感觉在皮肤上蔓延开来。
“真是好消息。有没有初步评估?”
“预计一小时内,辐射值将降至安全范围,你们就能离开屏蔽舱。”
终端上,辐射值逐渐降低。
终于,辐射曲线从危险的红区滑落到了绿色安全线以下,一行提示跳出:
辐射水平安全,航天员可以离开屏蔽舱。
“YES!”阿娜尔小声欢呼,飞快地解开安全带,第一个飘到门口,“天哪,我快憋死了。我要去洗脸、躺下、什么都不做休息五分钟。”
风起勾起嘴角,也解开了安全带,帮阿娜尔一起推开舱门,一边提醒:
“等你休息完,记得回来,我们还有活儿要干。”
太阳风暴减弱,并不意味着结束。
就和龙卷风过后一样,有大量的灾后重建在等着他们。
风起重新坐回主控舱的控制台前,把手放在操作面板上。
七个小时前的惊心动魄在她脑中划过,像是一场海面上的大雾。
她抬起右手,指尖并拢,在操作面板上轻轻画了一个小圆。
一个圆画完,她的心跳终于彻底平稳。
“来吧。”她轻声说,“下一场仗要开始了。”
在太阳风暴中坚持了近八小时,“曙光号”的每一个系统都必须重新检查一遍。
风起点开管理界面,输入自检指令,启动系统扫描。
她身后,严砺的声音响起:“推进器状态正常,燃料压力在预期范围内。”
另一边,阿娜尔飘回座位上,“氧气循环正常,舱内压力稳定,二氧化碳浓度正常。”
风起一一确认,打开对地面的通讯:
“‘曙光号’呼叫地面,航天器状态良好,系统自检通过。”
通讯频道里,总指挥的声音传来:“地面收到。请确认探测器状态。”
风起的指尖在操作界面划过,两枚探测器的状态图标跳了出来。
探测器一号的图标是绿色的,表示运行良好。
而二号的图标却是代表警告的黄色,意味着信号中断。
她调出最后一次通讯,时间是三小时前,二号探测器还在轨道上。
她快速敲击键盘,发出一条标准指令。
一号探测器的回复很快就到了。
但二号探测器依然沉默。
风起打开通讯:“地面,请确认能否收到二号探测器的信号。”
几秒钟后,地面给出了“否定”的回复。
风起眼神一凛。
最坏的结果,是他们已经失去了二号探测器。
如果乐观一点想,也可能是通讯模块被高能粒子打懵了,模块因为异常进入待机状态。
风起的手指在操作台上点了一下:“‘曙光号’汇报,准备执行唤醒程序。”
“地面收到,已发送二号探测器的可能位置。”
“收到。”风起下令:“严砺,调整航天器姿态。阿娜尔,调整高增益天线角度。”
“小菜一碟。”阿娜尔飞快操作,一边问,“我们也要盲打吗?”
“对。”风起点点头。
高功率点对点脉冲,也是地面联系上他们的方式。
风起的手指放在确认按钮上,嘴角微微扬起。
莫名的,她觉得这次一定能成功。
航天器姿态锁定,天线角度调整完毕。
风起盯着界面,按下发送按钮。一束无形的高频脉冲从“曙光号”打向深空。
五秒。
十秒。
通讯频道里只有微弱的电噪声。
风起握紧了操作杆。
十五秒后,屏幕一闪。
二号探测器的图标变成绿色:通信模块重启成功,电量充足,轨道数据同步中……
“一个都没少呢!”阿娜尔欢呼道,“我还以为它真被太阳烧坏了。两个都在,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激活起爆装置了呀?”
风起微笑着点头。
“烛龙”上,有六颗起爆装置,两颗在北极点和南极点,剩下四颗环绕赤道一圈,从六个不同的角度锁住了“烛龙”。
十二个小时之后,它们将会同步起爆,将“烛龙”劈成没有威胁的碎片。
风起操控着探测器,下降至观测轨道。
随着探测器的移动,“烛龙”的地表在屏幕上一寸寸加载出来。
阿娜尔小声感叹:“好丑啊……但也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