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嘛,不是什么好人,
听皇兄说他杀了人,是逃跑了,实在是罪大恶极。
便也就暂时收回了心思。
未曾想,这事到最后竟然有了反转,
那重臣之子是自己作死,并无谋财害命冒名顶替一事。
那人是自己喝酒喝死的,
那位权臣觉得要是这般定论,家门蒙羞,
加上嫉恨闻人公子的惊世才华,
想着如此贫寒破户如何能出此等人物压他世家,便想要打压,
就给曾经与他儿子有过些许交情的闻人昱发了请帖,
说是给他公子贺寿,
闻人昱曾经在那家也做过小厮,那公子虽然花天酒地嗜酒如命,
但对他倒是很不错,人也聪明,如今自己身中状元,也确实该拜会一番才是。
未曾想,这生辰宴已然变成了一场鸿门宴。
那公子本来就爱酒,加上放榜得知自己未中,
心里苦闷,就又多喝了些,导致稀里糊涂脚步不稳,
落入汴梁的护城河里淹死了,
他父亲竟然不安葬儿子,反而将其尸体藏于房中。
他父亲以请状元郎为少爷切分牛肉为由,
赠予短刃,请他进少爷屋,当时榻上被子隆起,
少爷估计在睡,他就没有叨扰,
毕竟这人每天大部分时候都半梦半醒。
闻人昱正想着自己之前在这家好想做的也是这事,一边分肉时,
门外府中侍卫却闯入,见他拿着刀,刀上还有血渍,就说他杀死少爷,
闻人昱刚想辩驳,掀开被子,却发现少爷已死,身上还确实有一个,
用他手中那用来分肉的短刃刺入留下的创口,顿时吓了一大跳,
闻人昱无从解释,那些人又来势汹汹,
他估摸着自己是中了圈套了,解释不清,只好逃窜。
那重臣上报陛下,陛下当时也不了解闻人昱为人,
便也下令追杀,抓到立斩不留活口。
他一路逃窜,直到遇到苏笛才化险为夷,得以出城避祸,
之后他传信给在城中当县令的好友,
请他帮忙翻案,好友见确实有冤,并且陛下赏识清官,
自己要是能洗清冤案定能加官晋爵,便就答应下来,
之后他得以恢复名誉,好友也得以官升三级。
苏柔雪前些日子,也就是闻人昱搞清楚了她的真名其实是苏笛之后,
听那状元郎一直念叨着要找一位什么苏姑娘,
说是什么相貌可人,聪明伶俐,勇敢机智的,
这听来听去不就是自己吗?
加上这公主对闻人昱这等风华才俊一见倾心,
便一心想着那个苏姑娘就是自己,
还是生出一片痴情。
更央求着皇兄无论如何都要给她和这位状元郎赐婚,
陛下疼惜这个好不容易才找回的妹妹,
于是即便知道或许是她一时起意,无理取闹,
但也应允了,还好有苏笛这一个绝妙借口,
他得以推拒了那婚约。
和苏笛一样,
闻人昱也觉得,
那富贵虽然泼天难得,
但也是能砸死人的,
他对那公主无感,也不想和皇家后院牵扯太深,
再一次地,沾着她的光,闻人昱似又可以逃出城去了。
闻人昱一眼都没有正眼瞧那公主,
只是沉默着听她说了这许多后,
弯身行了个礼,便匆匆走开了,
苏柔雪心有不甘,伸手拉住他官袍的袖子,
他也依然未曾停步,只是又说了一遍:
“臣有要事,就不叨扰公主了,臣告退。”便离开了。
这皇城千好万好,
其中的人也都只是猜忌或谄媚于他,
就连圣上之前也对他是一点儿不信任,
派了数百官兵全城追击自己,差点儿就要了他的命。
他读了一辈子圣贤书,
寻的就是一方至真至纯的明净世理,
苏笛尽心竭力的对于萍水相逢之人的真诚相助,
以及舍了金银权贵也要凭自己闯出一番天地的决心,
让这位状元郎相当震撼。
他不禁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苏笛你好像又救了我一回呢,
闻人昱知道,自己要是没了真正的这一位他要去结交的苏姑娘的这一个好借口,
估计就要被许给那位公主了,
那苏柔雪虽确实生得一副倾国倾城的美貌,
身份也确实非同凡响,对他也实在倾慕,
就像当时苏笛有些被他身上的那香味迷住了一般,
当时抱她的时候,之所以搂得很紧,也迟迟未舍得松手,
是因为她身上的气息也确实很吸引他。
那种味道难以形容,
是不带一丝脂粉贵气的,饱含着一种浓厚的烟火气,市井气,
对于他而言,也是觉得很熟悉很亲切,沁人心脾。
之后他又准备了几日,才又回到入福客栈找苏笛。
没有见面的这几日里,
习惯独来独往的闻人昱竟也觉得十分寂寞。
于是……他下定决心,从此之后可再不能远离她了。
“姐姐,我又回来找你了。”
“这一次,我定不会辜负姐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