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昱见苏笛没事了,她被皇帝关照,自己一个芝麻小官也不好跟着去,便先回到了翰林院。
苏笛的事情在皇宫里很快就传开了,和闻人昱当年翻案的事情一样,很快就传得沸沸扬扬。
闻人昱最近几日,几乎都没怎么来翰林院“上班”,虽然他没说,但同僚们毕竟没有什么事也八卦,便就打听了一下,这位状元郎是在干什么,是不是找到别的什么飞黄腾达的机会了。
闻人昱的才华在那些书学生中算是相当突出的了,其余的人也就是中了榜而已,才根本不及状元,之所以他考第一还会留在这儿当个这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完全是因为那一年的科举太公平了,而这翰林院却是个讲出身的地方。
无权无势的他只能屈居于书学生这样的翰林院最次的官职。
他们本以为这个人样貌非凡,看起来也一脸精明睿智很有野心。
苦寒出身想要高中真的是难于登天,闻人昱并非常人,有着非凡的毅力和实力。
再加上他之前又得公主青睐,陛下欣赏,眼下肯定不会屈居于此,忍了这半年多应该是再也忍不下去,给自己寻找升官发财的门路去了!
便有人甚至“翘了班”都要搞清楚他是去做什么了,一路尾随,看看他到底能找到个什么办法来。
未曾想,他哪里是去找什么升官发财的路子去了,而是去当散财童子了。
只见他将那御赐的千金万宝穿戴了满满一身,风风光光地进了牢房。
之后,却又朴素至极得出来,估计那些金银珠宝都是用作贿赂打点了,他该是去见他那相好的。
他的相好姑娘犯了死罪,迷了睿王独子引诱不成于是因爱生恨在送的点心里下毒谋杀。
虽也听说有冤情,但毕竟她是当事人,睿王爷也有心要怪罪于她,就算她是被陷害的,也活不成了。
不过,仔细想想,那小娘子也有犯案的可能的,女人心毒起来也很可怕的。
也是,闻人昱虽然一表才华,但出身太差,官也太小了,做个相好玩玩不错,但要嫁还是得三思。
那姑娘也不小了,如今定是想找个好郎君赶快嫁了。
那王菱身份尊贵,对于姑娘却不忌口,只要看得过去,他都愿意迎上榻去春宵一刻,不过事后,自然都是大手一挥给些银钱了事,即便不能嫁,能求些财也是好的。
听说那姑娘是个小闲汉,每日跑腿卖力气。
正经娘子哪有干这些粗类活计的,定是也清贫极了。
眼下攀上了状元郎也不知足,还想攀附真正的大富大贵!
只可惜估计长得粗鄙,入不了王菱的眼,又想和他欢好,便搏了搏。
结果迷晕不成估计反被嘲讽,想着回去估计也会被那状元相好嫌弃,左右都是死路,便想杀了眼前那负心人解恨。
合情合理,合情合理!
这些人都是聪慧的书生,编故事能力很强,也确实,找不出什么纰漏,唯一的错处就是,苏笛啊,是个独立自强的女子,从来未想过攀附。
苏笛的名声随着她那个死罪的落实依然是差到了极点,在众人眼中估计也就是个心肠歹毒的糟糕娘们,闻人昱的同僚们真是想不通,为什么这样他这样一位清白俊秀的好郎君,偏偏要在那姑娘身上浪费时间。
他们也知道苏笛曾经救过闻人昱的事儿,但也并不觉得这救命之恩,就值得闻人昱心甘情愿地用尽一生的财力和情意去回报。
本以为他是被那小娘子也下了什么迷药,迷了心魂,加上书读得太多了,不知道世事的险恶,便就这般被那小娘子的花言巧语诓骗了去,只一心想着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报她的恩。
他们心里直觉得他真傻,觉得可惜,但毕竟是他的事儿和他们无关,他们也更不想扯上什么关系,便也就继续在心里暗在嘲笑一番,想着这么多道理都白读了,还被女人哄骗,就继续做着书学生去了。
未曾想,那状元郎门槛踏破,千金散尽,也要捞出来的那位小闲汉,如今还真就完完整整从那死牢里出来了,不光出来了,还成了陛下的救命恩人。
这救命恩人说小也小。毕竟并无一个此类的官职,无权无俸的,只是一个虚名。
但绝对也是说大也大的,陛下的恩公,众人皆知,皇帝找一位姑娘找了数年,得知她死了竟然还消沉了数月,并且一直没有忘怀。如今那旧人回归,陛下自然是要弥补当时遗缺尽力报答,那么……她便就是这皇宫里都不亚于公主的大贵客。
想要什么不是只会一声就有了?估计念着她的好,她的相好闻人昱也会跟着沾光。
除了听说闻人昱去贿赂了之外,一些嘴巴不严实的守卫还是把苏笛和闻人昱的“风流事”说出了一些,想必那小娘子也是悔悟对这状元郎重燃旧情,闻人昱也是喜欢她得很吧。
闻人昱既是恩人曾经又救了的且如今又爱了的,陛下也应该会重新重视起他来。
没想到啊,没想到,真是绝处逢生啊,这死牢里竟然还藏着如此了不得一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