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不准备回来了?”
苗支书和庞婶子齐齐吃惊。不赞同的摇摇头,苗支书皱眉劝道:“苗丫头,城里日子没那么好过。你家如今就你能挣钱。你不回来,靠陈知青一个,你们娘俩喝西北风吗?”
庞婶子也担忧,但她说话比较委婉。瞪了眼瞎说大实话的老伴,她抱歉道:“苗丫头别生气,你叔没恶意。他就是不会好好说话,其实他可担心你们在外边受欺负了。”
“嗯,我知道。”
刘桂苗笑笑,一点儿没隔阂。久违的关心,让刘桂苗心底更加柔软。
“叔,婶,我这是深思熟虑,才下的决定。我没头脑发热,也不是一时冲动。”
深吸一口气,刘桂苗眼神坚定的再次开口:“婶,我不能一直被动的等着。朵朵马上知事了,我不能因为在老家日子好过,就一直缩着不出去。叔,朵朵需要爸爸。”
她也需要报仇!
留在这里,让陈恒诚装单身、装深情,继续风光无限,老天爷会看不过去的。
刘桂苗演的很真。她只要把这些话,当成是说给朵朵干爹庄宴的,就能讲的很顺溜。
“叔,婶,外边如今改革开放,和原来不一样了。我踏实肯干,不怕找不到工作。等我有钱了,就送朵朵去上学。她脑子聪明,长大了肯定也是个大学生。”
刘桂苗看着朵朵低头浅笑的模样,把苗支书和庞婶子都看沉默了。寨子里落后,确实和沪市没法比。有大学生亲爸教导,朵朵肯定也比留寨子里有出息。
再有陈恒诚大学毕业,只会越来越好。刘桂苗一直在老家眼巴巴等着,哪是个事儿?
现在刘桂苗颜色好,到城里陪陈恒诚熬过一段时间苦日子,没准才是真的对她好。真傻乎乎等到人老珠黄,那才是什么都迟了。
挺好,趁年轻出去闯闯。跌了跟头,摔的多惨,都有机会回头。
想到这里,苗支书收了笔,把没填日期的介绍信交给刘桂苗。
“苗丫头,姓陈的要是对你不好,你就回来。咱苗寨永远是你的家。”
“嗯!”刘桂苗感动的重重点头。
“叔、婶,这些年我和朵朵多亏你们照顾。以后有空,我肯定多回来看你们。”
“傻丫头,说这客气话干嘛。”
感性的庞婶子,受不了分别,开始默默擦眼泪。哽咽着,她问刘桂苗:“什么时候走?你叔能帮忙定火车票。咱家有牛车,等你走那天,也让你叔送你们去火车站。”
“我回去收拾收拾,明天就走。火车票来不及定,我去车站直接买。送站也不麻烦苗叔,我爸妈她们知道我走,肯定也要送。”
“啊?明天就走?这也太急了。明天元旦,你再多留几天吧。婶子家里有两团黄毛线,趁这几天有空,正好给朵朵织个毛衣。还有你,要进城见公婆,不得做一身新衣服。这几年省吃俭用,你的衣服都打补丁了。俗话说人靠衣装,你穿的太寒酸,也丢陈知青的脸。他现在是大学生,你得注意。还有……”
“哎呀,行了行了。按照你这标准准备下去,苗丫头明年也走不出苗寨。衣服有补丁怎么了?”
苗支书比较洒脱,他制止了庞婶子拉着刘桂苗絮絮叨叨。
“苗丫头赶紧回家吧。你婶子年纪大,就是爱唠叨。”
“你也收了吧。苗丫头早晚得走,多留几天能咋滴?她又不是不回来,你哭啥?朵朵这小娃娃都不哭。有那哭的功夫,你不如帮苗丫头哄哄孩子,好让她腾出手来收拾行李。”
“我用你教,就你是明白人呗。”
被苗支书几句话顶的肺疼,庞婶子飞给苗支书一个白眼,老大不高兴。还有几句话没数落出口的苗支书,见老婆被惹毛了,瞬间老实闭嘴。不说就不说,他扫雪去还不行。
庞婶子真心帮忙,刘桂苗就没和她客气。
“苗丫头,把这鸡肉待会去,你叔给你开介绍信是应该的,你给他送啥礼。”
“这不是礼,是我孝敬你们的。以后我走了,再想给你们炖鸡吃,也做不到。婶,收下吧,我家里还有半锅,够我和朵朵吃。”
“真有?”庞婶子将信将疑。
“真的!不信你一会儿过去瞅瞅。”
有了这话,刘桂苗的鸡肉才算送出去。
和庞婶子回到小竹楼,刘桂苗把朵朵交给庞婶子,首先掀开锅盖,盛了三碗鸡汤。
“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来婶子,别客气。”
“不了,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