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没有其他要求了?”
“当然没有了,不过,如果你们能和好那就再好不过了。我可是打心底里希望小洛能幸福啊。”尹匀凡意味深长地看着田西禾。
应该不会伤害洛洛吧······
就算是伤害洛洛,但我能获得幸福······又有什么不行呢?爱里面的牺牲,不是太常见了吗!
田西禾极其擅长说服自己,其实也不是说服,他想要的那些玩意儿总算是碰见了愿意提供给他的。在他看来,洛煋连牺牲都算不上。
物尽其用,不应该吗?
相识一场,他应该的!
他是否思考超过了两分钟,我们不得而知。
现在,尹匀凡已经握上了田西禾的手,两人提前预祝合作顺利愉快。
“田教授今晚有安排吗?”握着田西禾手的尹匀凡问着。
“今晚?已经有了。”
“那改日,选你有空的时候。我们好好交流一下。”
田西禾被侍从送出庄园,尹匀凡在一边洗手一边嘟囔,他心里对这个人嫌弃至极。好在这样的人还有一点用途。
好在?对,好在啊。
洛煋眼睛里的光彩随着展馆里的灯光而明灭。
“这展示手法太扯淡了。”林川总是一针见血地不留情面。
“是啊,”洛煋回应着“画本身太好了,就显得这些方式多余。”
“嗯,我还记得你们做的Tintoretto的展。”
“你看了?”
“洛大人策划的展览,我什么时候错过过。”
“你爱的威尼斯画派,在策展的时候和你说什么了吗?”林川微微低头,认真地和洛煋探讨那时策展的心得。
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宛如一幅宁静的画卷,水道纵横如迷宫,船只犹如画家的笔触,勾勒出粼粼水波,朦胧浪漫的色彩在水道中交织,映衬着宏伟建筑的优雅与辉煌。这座迷人的水上城市曾是当时重要的贸易中心和文化交流枢纽,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航海家、学者和艺术家,富裕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以色彩多变、情感深邃见称的威尼斯画派。
提香是当时地位最崇高的艺术家,其描绘人类爱情、欲望、权力和灵性等强烈情感的非凡才华,令他在威尼斯以至欧洲各地均备受追捧,赢得了教皇、皇室和贵族的喜爱。他在艺术表现手法及绘画题材上的突破,使他被誉为西方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不仅是同代画家中的典范,更对往后数百年的欧洲艺术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到现在,置身画前就又回到了那个被定格了的时空。
“Colorito vs. Disegno.”
林川笑了。
“威尼斯作为地中海贸易枢纽,融合了拜占庭、阿拉伯与北欧的视觉传统。湿润的气候与反光的水域环境,催生了对光线与色彩的敏感性,与佛罗伦萨disegno为核心的理性主义形成对照。将颜料视为情感表达的载体,绘画成为了新的艺术文化熔炉。”
“ 威尼斯画家率先广泛采用帆布油画,取代湿壁画与木板蛋彩。帆布的轻便性支持更大尺幅创作,而油彩的透明性与可叠加性,使其能通过glazing营造空气感与光色颤动。Giovanni Bellini早期已展露对色彩和谐与自然光的探索,为后世奠定基础。”
“这是媒介革新与技术突破。”
“嗯。威尼斯远离教廷控制,其艺术赞助多来自世俗贵族与富商。作品常常呈现出奢华的织物、□□丰盈的美感和现世欢愉,这使得宗教题材被注入了更多人性温度。Giorgione的《暴风雨》以诗意的风景与暧昧叙事,标志威尼斯画派从神圣叙事向感性体验的转向。”
“提香早年师从贝利尼,后与乔尔乔内合作,吸收其朦胧的“氛围主义”也就是常提到的sfumato veneziano,逐渐发展出更动态的构图与戏剧性用色。在1516年贝利尼去世后,提香成为威尼斯共和国官方画家,主导艺术话语权长达半个世纪。”
“善用金色、深红与群青,以色彩主导画面结构。在《圣母升天》(1518)中,他通过暖色调的垂直运动将天堂、人间与地狱三界串联,色彩成为神学叙事的动力。晚期作品如《戴荆棘冠的基督》中,提香以粗犷的“未完成感”笔触打破形体的封闭性,使颜料本身成为情感的载体,预示巴洛克乃至印象派的实践。”
林川看着这样的洛煋,他开始理解洛煋,在还是求学期间的那个他。
是怎样认真又刻苦地学习,他求知若渴。
“提香为查理五世、教皇保罗三世等权贵创作的肖像,兼具威严与人性复杂性。在《教皇保罗三世与孙子们》中,他通过姿态、眼神与光影暗示家族权力博弈,将肖像提升为政治心理学文本。绘画的自主性在这样一位画家的身上显现。他的色彩自由运用与对媒介物质性的强调,成为了现代主义艺术观的遥远回声。Il Principe dei Pittori当之无愧!”
“你自己有没有兴趣,成为‘我的王’,用你最为原始的感官,冲击我的身心、挑战我的视觉与心灵。”
林川在心里与自己对话,
他的眼神似乎可以吞下面前这个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