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了小姐舞枪半炷香之久。”
黄楚:“……我刚刚想练一招 ‘云卷千山’,练了几百遍都没成,枪全都掉到了地上,这些都被你看去了?”
书生老实点头。
黄楚:“……那你从我舞枪,看出我什么内在了?”
书生:“小姐枪法有新意,且有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此外,行动敏捷,看得出头脑聪明,身体很是健康。”
黄楚服气:“行吧……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书生一听留他吃饭,高高兴兴跟她走。
黄楚内心:真不客气……
黄承彦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庭院中女儿引着一个手持羽扇的年轻书生来家,抬头确认了一番今天太阳是不是打从西边出来的。前些天有老友庞德公来信,为儿媳诸葛氏的二弟诸葛亮说亲,信中将诸葛亮好一番夸赞,称为“卧龙”。黄承彦今日一见,心下暗道果然名不虚传,庞德公宝刀不老,擅长识人,慧眼如炬。
那年轻人身姿挺拔,举止从容,观之气度蔚然秀越。最重要的是,这小子跟他姑娘讲话时羞答答只敢偷眼看她,还脸颊红成猴屁股——想必是极为心悦他女儿了。
诸葛亮见着黄承彦,恭恭敬敬自报家门。
黄楚道:“爹爹待客,我做饭去。”
黄承彦猜到女儿想做什么,忙用眼神试图制止,奈何女儿不理。黄承彦无奈,只得任女儿去做。
“诸葛贤侄,请坐。”黄承彦转身,示意诸葛亮入座。
诸葛亮躬身行礼:“黄老先生,晚生有礼了。”
黄承彦与诸葛亮两人分宾主落座,黄承彦一面与他倾谈,一面留心观察着眼前的年轻人:此人目光清澈而深邃,谈吐间引经据典,见解独到。年纪虽轻,却有着超乎年龄的沉稳——虽然因为害羞紧张,稍稍漏出一点点局促的破绽,但正是这点破绽,让黄承彦觉得只要女儿愿意,可以把女儿许给他。
不多时,黄楚的拿手好菜“不负众望”地端上了桌:青菜焦黑,鱼汤浑浊,米饭夹生,就连最简单的清炒豆腐也散发着奇怪的味道。
黄承彦心中暗叹:夫人也是惯女儿没边了,明明就在厨房,也不拦着。
主客谦让过,诸葛亮拾起筷子,大快朵颐。
黄家父女目瞪口呆。
黄楚:“公子……这饭菜,味道如何?”
诸葛亮:“好吃,比婶婶做得好吃。”他八岁丧父,寄养在叔父诸葛玄家。
黄楚看向他的眼神多了一丝同情,说道:“别吃了。”说着将饭菜撤走拿去喂猪,这时由蔡夫人带嬷嬷端了正经饭菜来。
诸葛亮连忙起身见礼。蔡夫人将他上下一打量,连忙向丈夫投去眼神:同意。这女婿,可太同意了。
正经饭菜,诸葛亮吃得更香。
吃完饭,黄承彦道:“听闻贤侄精于数术,小女黄楚也对此颇有兴趣。不知贤侄可愿与小女切磋一二?”
诸葛亮连忙道:“能与黄姑娘切磋,是亮的荣幸。”
黄承彦忙站起身来:“那你们年轻人慢慢聊。楚儿,为父就不打扰了。”忙不迭地和蔡夫人出去,还不忘轻轻带上了房门。
黄楚内心:爹你这撮合的意图要不要表现得再明显一点啊……
房间只剩下两个人。两个人大眼瞪小眼,黄楚也莫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这屋子,怎么忽然有些热。”黄楚道。她为了缓解尴尬才说这话,说完发现更尴尬了。
诸葛亮红着一张俊脸,鬓角全是汗,正竭力控制他扇风降温的速度不要过快,以保持风度得体。听黄楚这么说,他害臊得根本张不开口接话。
既然黄承彦走之前留话说让二人切磋算术,黄楚便道:“听闻先生精于数术,小女子有一题相询。”她听见自己的声音竟也有些发颤,连忙定了定神:“一口井深十丈,青蛙居于井底,白日向上爬三丈,夜晚睡眠,滑落二丈。问几日可出井口?”
诸葛亮只略一思索,便答道:“七日。那青蛙白日攀爬,夜晚滑落,看似每日仅进一丈。然则到第七日时他已攀至九丈高,再爬一丈便可出井,不须再等夜晚滑落,故而七日可出井口。”
黄楚本就没有存心刁难他,出题并不难,他一下子答对了,她也不知该说什么,只微微红着脸,说道:“你比那些自恃才高的 ‘才子’们心细多了。”
“题虽简单,关系重大,亮不敢答错。”诸葛亮说着,偷偷抬眼瞄了瞄她,见她在看他,慌忙又把眼睛偏向别处。
黄楚将手肘支在桌案上,手托着腮,重新细细看他。他的发髻梳得一丝不苟,以一根青玉簪固定,几缕碎发垂落额前,在不知何处来的微风中轻轻摇曳。实在是个很俊俏、而且谈吐决不讨厌的人。但若说要嫁给他,黄楚又觉得似乎下不了决心。
“你呀,到底看中我什么?”她问:“王粲放出去的流言,我不信你没听过。”
“正因听过流言,我才在心中猜想,小姐是个聪明、勇敢、很 ‘真’的人。亮想要与之共度一生的人,便该是小姐这样。寻觅许久,终于得知,只恨平日闭门读书,获知流言太晚。”
黄楚感觉自己的心像一块玉磬,被他轻轻敲动了一下,发出清脆的鸣声。“只因为这些,你便打算来求娶么?婚姻大事,不容儿戏。”
“亮今日前来,自然看得到小姐更多美好之处,但那恐怕要说好久才说得完。”他这次不再偏开视线,望着她,郑重说道。
“我说清楚。我的容貌身段,便是这样,不会刻意再修饰。性情,你今日也领教过了。我家如你所见并不富裕。我爹爹虽然称得上 ‘名士’,但是个避世的人,帮不到你什么。”黄楚道。
他没有正面答话,只说:“如果小姐对亮并不十分中意,亮愿意以后再多来领教小姐的算术题。”
黄楚心想,大概他是要以此为借口遁掉了。便敷衍道:“随你。”
诸葛亮起身,行礼告辞。
第二日清早,黄楚又去竹林中练枪。
“小姐若将左手再往上挪两寸,或许 ‘云卷千山’就能练成了。”忽然有一个清朗的声音这么说。
黄楚看向那个人,看着那个人黑而亮的眼睛,内心的积雪轻轻松动。她微笑道:“今天终于不拿扇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