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千秋岁引【明穿】 > 第37章 第 37 章

第37章 第 3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翊钧这才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冯保,不由好笑,这话说得是谁?能让冯保如此念念不忘的。

对于冯保来说,高拱就是一个万能盾牌,借由高拱的僭越,更能表明自己的忠顺。正如小朋友之间,再没有比共同排挤一个人更能拉近与其他人的关系了。

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的权术水平,与小朋友之间拉帮结伙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人性,亘古不变。只有代价高低,没有人性善恶。

从隆庆皇帝开始,内阁六年易九相,阁潮打得刀光剑影、步步杀机,落败得下场惨烈,简直形成了路径依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国朝生机在彼此内耗中殆尽。他身为皇帝,哪怕治国手段不足,至少能稍微控制一下党争的烈度。

朱翊钧摆摆手,示意冯保起身,再看自己记录在纸上的重要信息,不由得感叹,张太岳端得是和风化雨的好手段!短短二十余天的人事变动,摧枯拉朽般将权利攥取在手中:

第一步是吏部天官与兵部大司马,人事权与军权是政府机要所在。

高拱去位后,空出了吏部尚书的职位,由原来的兵部尚书杨博接任,杨博资历老,是晋党党魁。博在蓟辽则蓟辽安,在本兵则九边俱安,出入将相,文经武纬。

曾经的小阁老严世蕃大言不惭道:尝谓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三。严世蕃自认自己与陆炳、杨博并列天下三才,真是好不要脸!先不说杨博这样安国定邦的能臣,就是陆炳身为缇骑之首,深得皇帝信任,却又不曾结怨文臣,哪里是严世蕃能岂及的?!

杨博此次接任吏部天官职位,一则稳人心,二则安晋党。且退出一射之地来讲,他上了年纪,这些日子精神不济,恐怕不久就会致仕,这样的履职在短时间内能起到稳定政局的目的。

接着,杨博空出的兵部尚书由谭纶接任,这又是一个与张居正交好的人物。谭纶曾任蓟辽总督,与戚继光配合作战,稳定边防。而推荐谭纶、戚继光、俞大猷三人北上领兵的是曾经的“戊午三子”之一吴时来,吴时来是徐阶的铁杆门生,所以这三位帅才也是徐阶留给张居正的政治遗产。

第二步新任阁臣和礼部大宗伯,这是入阁副手的选拔与对科举、礼仪、祭祀等礼法的控制。

原礼部尚书吕调阳受张居正的举荐,进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吕调阳曾是穆宗经筵官,日侍讲读,与张居正相熟。隆庆五年,作为张居正副职,充任会试副主考。

空出的礼部尚书由陆树声接任。张居正亲自擢选,递名刺请陆树声来府上做客,宴会前特意打听好来客穿的衣服颜色款式,然后根据客人的衣服颜色款式来精心打扮一番,力求做到宴客现场的整体协调有美感,以示郑重。一顿饭的功夫,张居正换了四套衣服,看得陆树声是目瞪口呆。

至于效果如何,见仁见智吧!朱翊钧偷偷在心中嘲笑,聪明过人的元辅难得一次社交失手事件。

第三步户部大司徒,中央帝国钱袋子。

户部尚书王守治致仕,王国光接任。王国光,山西人,非晋党核心成员,不像张四维、王崇古背靠晋商集团,王国光出身清贫,小时在海会寺读私塾,靠得三分天赋七分勤奋考出来,秉持经世致用的理想,与张居正理政思路十分契合,于是从晋党跳反张党。

第四步刑部大司寇,掌管春秋决狱。

刑部尚书刘自强致仕,这个人小皇帝记得,在第一回常朝时拈轻怕重、左右推锅的那位,一个案子僵死了首辅、吏部和司礼监的神人。他致仕后空出的刑部尚书之职由王之诰接任。王之诰曾任三边总督,提督过京营,与张居正交好。还是将来的亲家,不知现在已经议亲了没有。

短短不到一月时间,六部尚书消无声息的更换了五位,只留下了末位的工部尚书朱衡,给先帝修皇陵,属于技术官僚,本不掌握国家关键决策权。

权利交接纵想丝滑,朝廷上下纤尘不起。高拱还未出河北,整个朝廷悄无声息地换成了张居正麾下党附,简直比自己换身衣服还要简单明了。

可以,这很张太岳!看得朱翊钧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