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远走出小区大门,近乎通宵的疲惫感让她直接拦下一辆出租车。
车上,她又接到沈澜歌的电话,对方语气急促:“刚才秦牧云那边传来消息,他们最近也在测试类似的技术,但稳定性似乎比我们还要差一些。”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林知远冷静地问。
“取决于怎么看。”沈澜歌顿了顿,“如果我们的系统能及时优化,这次反而是一个机会。但如果拖得太久……”
“明白。”林知远打断道,“让市场部准备一份关于我们技术优势的宣传方案,同时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
挂断电话后,她靠在座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手机屏幕。
昨晚的直播虽然顺利完成,但技术问题始终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否则不仅影响后续比赛,还可能动摇合作方的信心。
到达公司时,技术团队已经陆续到位。
陆知微迎上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好的报告。“初步排查结果出来了,问题主要出在数据传输环节。特别是在高负载情况下,部分节点会出现延迟甚至丢失现象。”
“具体是哪些节点?”林知远边走边追问。
陆知微指向报告中的几处标注,“这里和这里,涉及多个服务器之间的同步机制。目前看来,可能是算法设计存在瓶颈。”
“重新调整算法需要多长时间?”林知远直截了当。
“至少三天,”陆知微坦诚回答,“但如果要彻底解决问题,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
林知远皱起眉头,短暂沉默后说道:“三天内先确保问题不再出现,后续优化可以并行推进。”
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其他成员陆续进入。
讨论即将开始,而林知远的心思早已飞向更远的地方——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这一切,并且不留任何隐患。
会议进行得比预期更久,技术团队围绕数据传输环节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单纯增加带宽只能治标,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那你们有更好的建议吗?”林知远的声音不高,带着不容忽视的锐利。
“或许可以从分布式架构入手,将部分计算任务分散到边缘节点上。这样可以减少主服务器的压力,同时提升响应速度。”
“听起来不错。”林知远点了点头,“但具体实现方案呢?”
“之前我在研究相关资料时,发现一种叫作‘动态负载均衡’的技术,可以根据实时需求自动调整资源分配。如果能结合我们的系统特点加以改进……”
“嗯......好,就按这个思路做。”林知远果断拍板,“陆知微负责牵头,..今天拿出改正方案。其他小组继续监控现有系统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上报。”
散会后,陆知微追上来,小声提醒道:“时间太紧了,可能需要全员加班。”
林知远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语气中透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坚定:“没有选择,只能拼一次。”
“明白。”陆知微点了点头,随后转身离开。
刚回到办公室坐下,门被推开,沈澜歌走了进来。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他的表情比平时更加严肃:“刚才市场部传来消息,竞争对手已经开始通过媒体造势,并发布了一段测试视频。虽然质量一般,但已经引起了不少关注。”
林知远抬头看向沈澜歌,声音冷静:“我们的数据和技术优势是否已经整理完毕?如果对外公布,能否有效压制对方的舆论攻势?”
沈澜歌稍作停顿,说道:“市场部正在准备相关材料,但如果没有实际案例支撑,说服力可能会打折扣。”
“那我们就尽快安排一次公开演示,用实际效果证明我们的系统更稳定、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