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他在驿站内寻找歇息之处时,他注意到一位衣衫褴褛、面色憔悴的书生,正踉跄着脚步,似乎随时都会倒下。
出于同情,周俊逸连忙上前询问,得知这位书生名叫赵雅轩,也是赴京赶考之人,因路途遥远,盘缠被盗,已连续好几天几乎没有进食,这才体力不支。
周俊逸心生怜悯,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与赵雅轩分享,赵雅轩这才恢复了体力。
交谈中,周俊逸得知赵雅轩现在不仅身无分文,连赴考的文书也因保管不善而遗失,决定慷慨解囊,赠予他一些银两作为路费,还承诺帮他购买补齐失落的文书。
赵雅轩感激涕零,连连道谢,两人相约第二天一同上路,一起赴考。
然而,世事难料。第二天清晨,当周俊逸醒来准备启程时,却发现自己的包裹不翼而飞,里面所有的盘缠,赴考的必备物品全都丢了,赵雅轩也不见人影。
周俊逸顿时如遭雷击,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经过一番寻找,终于在客栈的角落发现了丢弃的包裹布,里面的财物早已不见了。
联想到昨晚赵雅轩的异常表现,周俊逸不禁恍然大悟,是赵雅轩干的,自己的一片善心竟被这位看似可怜的书生所利用。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周俊逸心中五味杂陈。他既愤怒于赵雅轩的背叛,又懊悔于自己的轻信。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只能强忍悲痛,重新收拾心情,打算想办法筹集路费,继续他的赶考之路。
路途遥远,风雨兼程。周俊逸心中那份对梦想的执着始终支撑着他前行,克服一切困难赶到这驿站来了,希望寻求驿站的帮助。
槿香愤怒地说:“赵雅轩这是恩将仇报啊,天理不容!”
李白说:“他怎么能这样呢,真是世风日下民心不古啊。”
这情节有点像是故意做局,张梓涵问:“赵雅轩该不是打着考生的名号行窃的惯偷吧?他真的名叫赵雅轩吗?真的是赶考的书生吗?”
周俊逸想了想说:“应该是真的,这个他应该没有骗我,我看得出来。”
张梓涵说:“要不是惯偷假扮赶考书生,我们完全可以追上他,将他抓住呀。”
李白也气愤地说:“应该抓住他,而且不能让他参加科举考试。这样的人人品太差,考上了当官了肯定是社会的毒瘤!”
小文说:“天色已晚,还没有吃饭,难道我们现在就去追赶他吗?”
李白说:“对呀,吃了饭我们就去追赶。我们骑马比他走得快,很快就能赶上他。”
槿香摇摇头说:“不行,天色已晚,赵雅轩可能随便找个人家投宿了,路上我们根本就找不到人,怎么追赶?”
李白笑道:“对呀,还是槿香聪明,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李白赞扬自己了,槿香幸福地笑了,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说:“太白先生过奖了,槿香这是小聪明,上不了大台面。”
周俊逸说:“不是我恭维恩人,恩人这是大聪明呢。我们几个读书人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只有你想到了。”
张梓涵皱着眉说:“那我们就这样让赵雅轩逍遥法外吗?”
槿香左手摸了摸耳垂笑笑说:“当然不是得,明天白天去追嘛。赵雅轩肯定要赶路,不可能再躲着不出来,我们一准在路上追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