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各处的宫女太监忙着祭祖大殿上的事情,全都低头做事不敢交头接耳。
太庙琉璃门前,天将微微亮,参加祭祖大典的人开始渐渐聚集。
秦琼站在李连奚的身侧,看着乌泱泱的人群面色平静,青梅与有福各自替他们撑着伞。
天空虽下着蒙蒙雨,众人的衣角袖口却还是被打湿一片,身上衣裳布料看上去颜色更深了些。
秦琼慢慢扫过人群,段皇后和李连景站在一处,姚贵妃和李有仪站在一起,只有李连皓独自一人。
李有仪悄悄看了看,还是走过去站到了李连皓身边。姚贵妃自然是要跟着的,尽管她连正眼都没看过李连皓。
秦琼只看到李有仪走路的样子,就猜她脚腕上的伤应该已经痊愈。
一顶明黄色龙纹黄罗伞从远至近,李肃到场之后便带着众人进琉璃门直至前殿。
皇室祖先众排位早已安放在神座,随后便要进行隆重的仪式。
钟鼓齐鸣,仪仗肃穆,声乐齐奏。
祭祖大典结束后,众人结伴而散,接下来便是宫中自由活动的时辰。
秦琼和李连奚两人出了琉璃门,她往后看了一眼。上次还是在太庙后殿,李连奚冻伤后出来,如今已经过去那么多天了。
这个世界的一切,她也都在渐渐熟悉。
回去的一路上,李连奚一直保持沉默不语,看不出在想什么。从秦琼见他,他好像就没怎么说话。
午后,渐渐放晴。
段皇后邀请各宫嫔妃、皇子公主去御花园游玩,包括太子妃。为了今年清明节,她特意吩咐人在御花园中设了秋千,以便后宫众人游乐。
御花园一下子就挤满了前来荡秋千的人,好在段皇后很有先见之明地多设了几处,才不至于拥挤。
秦琼见今日人多,又都是陌生的面孔,便默默后撤,想往人少的地方待会儿。没想到被李有仪一手抓住,拉着她往另外的方向走去。
大概走了半炷香的时间,李有仪神神秘秘地命人去将东西拿过来。
秦琼好奇地等着,直到那宫女将一只燕子状的风筝呈上来。虽然古时清明有放风筝的习俗,但是她之前并未听说今日宫中也会放风筝。
李有仪将手中的风筝端详一阵,也是越看越满意,越看越喜欢,不枉她两日前就和三皇兄一起做这风筝。不过还是来不及,今日才给风筝上色。
她左右看了看,道:“三皇兄还未到,等他到了,咱们三个就开始放风筝。”
“好。”秦琼答应下来,此处开阔平坦,在这放风筝也比在那一堆人里荡秋千要好。她拿起风筝欣赏上面的图案,桃花和雀鸟结合,很符合此时的季节。
好在她们没等多久,李连皓很快就到了。李有仪热情地朝他挥手,并喊道:“三皇兄,在这儿。”
秦琼是第一次放风筝,便在一旁看着学。
只见李连皓将一头的风筝线牵住走在前,李有仪在后抓着风筝,等时机一道就松手,风筝就这么飞上空中。
这时李连皓才将手中牵的线交给李有仪,一边教她什么时候防线,什么时候会拉。
李有仪刚接过线起初还不敢动,后来听他所讲,慢慢掌握方法,没有李连皓她也能将风筝放的又高又稳。
不一会儿李有仪就朝着秦琼跑来:“皇嫂,我会了!我现在教你!”
她将绞盘交给秦琼,在后面托着风筝,“皇嫂先试试看能不能放起来,说不定皇嫂不用学就会。”
“行。”秦琼说着向前小跑起来,李有仪看准时机手一松,这风筝竟然就这么飘起来。皇嫂还真不用学,都是第一次放,怎么皇嫂比她还顺利。
其实秦琼刚刚在一旁早就学会了,实际动起手来更不难。
燕子形状的风筝在空中翱翔,秦琼的心仿佛也升空与之并飞。
这时青梅走到秦琼身前,禀道:“太子妃,皇后娘娘那边传了话让您过去。”
李有仪视线从风筝上收回,嘀咕道:“皇后娘娘?三皇兄,那我们也过去吧。”
李连皓点头。
重新回到御花园中,这里热闹不减,大家兴致依旧高涨。
段皇后坐在众人中间,身下是铺了锦缎的石椅,见人来才道:“太子妃这是去哪儿了?本宫想找你可真不容易。”
秦琼福了一礼,李有仪也福了一礼,抢着道:“有仪见过皇后娘娘,皇嫂是被儿臣叫走的。今日风正好,想让皇嫂陪我放风筝。”
段皇后闻言,嘴角勾了勾,道:“可是今日……”
姚贵妃却站出来,说道:“皇后娘娘,虽然今日并没有安排众人放风筝,那是娘娘体恤。有仪喜欢且自己做了风筝,也并没有打扰到众人,皇后娘娘莫要怪罪。”
“也是。既然有仪喜欢那就去放吧。”段皇后嘴角的笑冷了冷,她还没说什么,姚贵妃倒是先说她的不是了。
不冷不热地看了秦琼一眼,段皇后又道:“本宫念着太子妃今年初到宫里,这秋千还是春日里有趣,你也去试试吧。”
秦琼心中一叹,千躲万躲还是躲不过,这秋千哪里有趣。但面对这么多人,她也不好当面拒绝下皇后面子,只好朝着秋千走去。
御花园粗枝较少,也没有什么高大的树可用来挂秋千。便让人用两根木桩打入地下固住,上面再横着一根粗壮木头用来挂秋千。
绑秋千的麻绳上绑着上等丝绸,底座是一块结实的名贵木料,还特意用藤条编织了靠背与之相接,倒是和寻常秋千有所不同。
秦琼上手确认过秋千绑的挺紧实的,才放心地坐了上去。
李有仪正想着她过去帮忙推,没想到姚贵妃也走了过去,她笑道:“本宫刚刚也帮几个妹妹推过,太子妃尽管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