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布林曾经了解过一个社会实验,该实验将普通人的照片与连环杀人犯的照片混在一起,要求人们分辨出哪些是杀人犯。
分辨的技巧之一是观察眼神。连环凶手的眼神往往透露出冷漠,或者是异常的狂热兴奋。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很难伪装,且能够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
连环凶手大多在经历或心理上存在一些扭曲或疾病,这从他们病态的眼神中往往能够窥见一二。
但是这张照片上名叫嘉雯宝莉的女子,先不谈论她所带的珍珠项链可能都要比悬赏金值钱,而且妆容精致,打扮时髦,
若不是照片上方赫然印着“Wanted”(通缉)三个大字,他几乎要以为这是一张来自画报周刊的时尚女郎封面照。
这张照片不应该挂在警局,而是应该在百货公司的橱窗。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她的眼神,热情洋溢,以及纯真圣洁,很难联想到是个A级通缉犯。
与周围那些通缉犯照片格格不入。
“歌剧院演员头牌嘉雯宝莉,曾经在L市红极一时,被赞誉为上帝送给人间的礼物,是众多艺术大师公开承认的灵感缪斯。但后来据说成为地下帮派头目的情妇,在一次聚会上毒杀三名成年男性。您不认识她吗?”
身后传来甜美的声音解释道。
菲布林扭头一看,是一位年轻女子,两人相视一笑,彼此微笑致意。
“抱歉,我平时报纸看得少。”菲布林指尖轻敲下巴,思索后问道:“但如果是十分有名的歌剧演员,不应该被通缉之后很容易找到吗?毕竟大多数人都认识她。”
这张脸美得很有特色,甚至是看照片都一眼惊艳的程度。
“或许她逃到国外了,远渡重洋,隐姓埋名;或许为了躲避追捕选择了整容,换了个身份;又或许,她已经不在人世了。这谁知道呢?一直以来没人提供过她的确切线索。”年轻女子摊摊手,但突然又神秘地说道:“不过,民间有很多猜想,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话,说可能与伊丝莱尔有关。”
伊丝莱尔?菲布林默念了几遍:
It's a liar?
艺名吗?好奇怪的名字。
“在她成为通缉犯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伊丝莱尔,自那以后,她代替了嘉雯宝莉的位置,现在依然是一家独大,没人能撼动她歌剧女王的地位。”
年轻女子尽量压低声音说着八卦:“所以很多人说,或许她和嘉雯宝莉的案子有关系,当时两人本来就是竞争对手的关系,此前一直压着她一头的人突然出事,自己便名利双收了。
这个事件让她的知名度一飞冲天,不过这只是大部分的人猜测,毕竟这种捕风捉影的传闻总能让歌剧院的票瞬间售罄、票价飞涨。”
她很惊讶竟然有人不知道这个消息,毕竟在当时,这个大新闻可是占据了各大报社的头版好几周,报纸的订阅量也大涨了一波:最有名的歌剧演员成为连环凶手,想想都能有多轰动!
而现在的伊丝莱尔,烟盒、扑克牌、化妆品上面,到处都能看到她的照片。最近,大街上到处都在宣传她的巡回演出,听说过几天还要在L市开演呢。
看来这位先生不仅报纸读得少,连出门都很少。
“你是第二个我见过的,对名人圈子没兴趣的人,第一个还是乔尼斯大人,不过那也是因为他本人和伊丝莱尔有过节。”
新闻报道也有一个熟人效应,人们往往对自己周边发生的事情和熟悉的人的新闻更感兴趣。菲布林对什么嘉雯宝莉、小马宝莉并不感兴趣,但一说到乔尼斯他可就不困了。
年轻女子说到这个的时候,语气也比之前更加激动:“不过,这也是绯闻。乔尼斯大人因为这个事当时也是无奈得不行。
伊丝莱尔有次在绿室(演员休息室)接受记者采访,刚好梳妆台的镜子旁放了乔尼斯大人的照片,而这张照片未经仔细审核,就被发到报纸上了。于是乔尼斯大人就这样,第一次登上了报纸。
此前我们一直遵从乔尼斯先生的意愿,不会曝光他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但这件事情,导致乔尼斯先生那一两个月都不敢出门。
后来伊丝莱尔还公开说以乔尼斯大人的事迹作为灵感,创作了一首歌曲,却是一首爱情抒情协奏曲,又是一场风波。”
“唉,可怜的乔尼斯先生。”年轻女子忍不住叹气道。
菲布林想到之前乔尼斯说自己应该认识他,恍然大悟:哈哈哈,原来如此,乔尼斯是这样出名的。
“虽然成了别人宣传歌曲的工具人,不过话说回来,这还真是一个双赢的事件,两人的知名度都会上升。”菲布林幸灾乐祸道。
“可别说了,乔尼斯大人现在还在为这个事情头疼。”
菲布林又看向公告牌其它几张照片,嘉雯宝莉旁边的照片旁边是一位尖嘴猴腮、头油锃亮的男子,穿着笔挺整洁的西装。
“c级通缉犯,赌场欺诈,在赌场多次纸牌作弊,同时还犯有敲诈勒索,骗取金额高达几十万镑,悬赏一万六千镑的金额,至今还在潜逃中。”
之后年轻女子很热心地一一介绍其他的照片,
咧着嘴笑的瘦弱男子是B级通缉犯,所犯盗窃罪,窃取高价珠宝和博物馆名画,是L市的神偷惯犯。
另一张是脸型圆润,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人,但是又把胡子编成辫,戴着圆顶硬礼帽,黑色上衣口袋插着一朵蔷薇花。是位c级通缉犯,在汽修厂与其他地下帮派火拼,导致六人死亡九人受伤。
菲布林倒吸一口凉气,怎么外面的世界有点与想象中不一样......
菲布林的手指最终落在一张光头男照片上,胡须和头发都被剃掉。肥头大耳,脸上布满了坑坑洼洼的疤痕,体型健硕,眼神狠厉。
一看照片就不好惹。
“噢。这个是最新贴上去的。”
菲布林发现这张照片的确比其他的要崭新一些。边边角角也没有卷起来的痕迹。
“这个也十分让人头疼,这是最近十分棘手的连环杀手,c级通缉犯,艾拉尼。
手段极其残忍,他的凶器是斧头,会先用斧头将受害人的脸毁容,折磨对方,如果没有失血过多死亡,最后再用斧头一击毙命。被发现后的尸体都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年轻女子平静地解释着,这些耸人听闻的词语,被她平淡地说出。
“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他的杀人目标是固定的,都有几个特征,遇害者全部都是年轻的成年男性。
而且调查受害人的背景后发现,似乎都是突然发财的新兴资本家,也有攀上富婆的入赘男子,生前的照片都是容貌英俊的翩翩公子,据说可能是这位凶手是有仇富心理,也还有一定可能是嫉妒样貌比他帅的年轻男子......”
“等......等,你........你.......说什么?”
菲布林指着照片的手指哆哆嗦嗦,一阵寒意略过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