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姝又在洞中转了转,走到一处方形石头前,上面放着一只碗,碗上的灰厚厚一层。看来这里之前是人吃饭的地方,如今积灰这么严重,确实是很久没有人居住过了。
辰姝转念一想,也是,如果这里现在还有人在住的话,就凭她推倒书架引起的动静,早就有人大呼小叫的过来找她了。
辰姝又翻了翻,居然翻到了火折子、蜡烛之类的照明用品,甚至还有笔墨,看来住的人曾经在这里住过不短时间呢。
那么,出口在哪里呢?
住在这里的人,是怎么进来,又是怎么出去的呢。
辰姝一边思索,一边用目光一寸一寸打量自己所处的环境。忽然,远处有什么东西光亮一闪而过,辰姝连忙走进一看,发现在山洞非常不起眼的角落里,竟然有一片的小水池。这水池和书架后的墙壁一样,像是人为凿出来的,就在这处山洞的边缘,开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口子,地上也挖了一个圆形的坑。人为的把水从缺口中里引流了进来,形成了水池。
看到这片水池,辰姝开心得简直想跳起来。虽然这处水池不大,最深的地方估测也不过一人高,但是水质相当清冽,最主要的是,里面竟然有鱼和虾!
然而开心之余,也有一些丧气。因为人为凿开的方方正正的口子,一半被水占据,一半暴露在外面。辰姝透过漏在水面上的口子,看见绿油油的一片,这说明外面连接的是极深的一片绿水潭。
辰姝小心翼翼的踩在水池的边缘,把头从人为凿出的方方正正的口子里探出去。只有靠近洞口的这一片是绿色的,再往远处看,因为光线暗淡,竟然又是黑乎乎的一片。仔细听,极远之处竟然隐约传来瀑布流下来的轰隆声,这说明深水潭多半是连接外面瀑布的,瀑布的水流下来汇聚到这里,使这里形成了深潭。
辰姝以前只在小溪小河里玩过水,这么深又这么黑的水潭,辰姝是绝对不敢跳下去游的。而且里面没有光线,水中辨别不清方向,也辨不清远近。陆地上遇到个什么事情,她的剑和力气还能挣扎一下,想想办法。在水里遇到什么事情,就只能在水里扑腾着等死了。
再者,辰姝抬头看了看头顶。已经是下午,阳光倾斜得厉害,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完全黑掉了。她现在最怕的就是黑暗。此时此刻,即便她有下水看看的心,碍于天色也是不敢的。
辰姝决定今天就先在这里休息,一切等明天天亮了再说。
开开回回折腾半天,辰姝早就饿得发虚。幸好她从小在大山中长大,捉点小鱼小虾完全不成问题。她很快捉了鱼虾,又借太阳的余晖晒点干草,给自己弄了点东西吃。
等辰姝吃饱喝足,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天完全黑透的时候,辰姝把自己找到的蜡烛拿出来点燃。
蜡烛的数量并不多,只有五根而已。辰姝只能节俭着用,点燃蜡烛后,蜡烛还没烧出蜡油呢,辰姝就用剑开始凿山洞中放着碗的方形石头,她准备在这个石头上凿出一个锥形凹陷出来,然后把蜡烛放在这个凹陷上。这样蜡烛的蜡油就可以流到凹陷的地方,等蜡烛烧完之后,剩下的蜡油她还可以继续用——不知道要在这里待多久,能节俭一点是一点。
但让辰姝觉得很奇怪的是,她踩在方形石头上用力凿了半天,眼看剑尖和石头在钻凿下不断摩擦出火花,然而把剑挪开,她凿的这块方形石头竟然只有拿着蜡烛凑近才能看到的极淡极淡的痕迹,几乎称得上是没有任何损伤。
真是奇怪。
辰姝就着烛光检查自己的剑,发现自己的剑和以前一样,也没有任何损伤。
辰姝选择这块方形石头,只是觉得这块方形石头比较平整,用来摆放蜡烛高低正好而已。见这块石头凿不了,辰姝想了想,转而拿着剑去凿地面。地面也是石头,然而辰姝三下两下,很容易就把地面凿出凹陷了。
原来问题是出现在这块方形石头上。
辰姝摸了摸这块方形石头,发现这块石头的材质摸起来好像确实和其他石头有些不一样。这块石头不如书架后的石壁平整,但一眼看上去也是个方形。看来它很可能以前并不在这里,而是当年住在这里的人,人为搬到这里的。
把这个石头搬到这里干嘛,当桌子用吗?如果需要桌子,在石洞里凿一个,不比在外面凿好了,再搬进来方便吗?辰姝有点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