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边沨,她电话里问她新年的打算,问她要不要做一个全职作者。
温冷丘犹疑。
边沨跟她说剧本一旦敲定之后,剧组肯定会选角色,不知道这种制作会请来圈内的哪位来当主演。
同样追星的边沨直对温冷丘抱大腿:苟富贵,苟富贵!!如果是我家正主,你发达了可别忘记姐妹我!!
温冷丘嘴上打着哈哈,其实对选角这事儿还比较敏感。
因为《云上人》这本书的男主角,是她根据现实中原型写的,除了那个人,别人无论是谁她都多少会有些跳脱的感觉。
在她出隔离前一天,边沨告诉她,本子已经敲定,合同也快拟好。
到时候关于版权相关的事宜,还是得请温冷丘像五年前一样去北京亲自办理。
挂了电话,隔离群里又在叽叽喳喳的讨论起了出隔离后大家要干什么,温冷丘看着大家的安排,也想着要不要趁机先放松两天再出发去北京。
刚看到一个让她眼前一亮的书展活动,就收到李?的私聊邀请:“你对书展感兴趣吗?”
温冷丘懂他的意思,直接说:“感兴趣,去,购票方式发我。”
李?回复了一个滑稽的ok表情。
温冷丘买完票之后,就把手机扔到一边,因为明天要出隔离,她重新收拾了一下行李。
打算把大部分行李先寄回家的时候,温冷丘才想起来要在物流软件预约一个上门取件服务。
结果输入信息之后点击下单,在她下的订单下面还有一条一模一样的预定信息。上面的个人资料都是温冷丘的。
温冷丘即刻去翻过往错过的短信通知,在未读信息里面,正有一个物流预约成功的提醒。
温冷丘头上的问号又冒出,这又是谁帮她预约的???
她点进微信看了一眼,发现是井逍的手笔,她还说这次快递的费用就算在她头上。
温冷丘虽然觉得奇怪,但没多想。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就被前台电话叫醒,下楼出隔离也才六点多一点。
温冷丘在酒店大堂就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说他在酒店门口等着。
温冷丘就这么把自己的行李交了出去。
而李?看见她可以寄快递,一脸震惊地跑过去问她:“你怎么预约的快递?我看的快递公司最早都要九点!”
温冷丘:“啊?我不知道啊,我朋友帮我订的。”
李?默默地伸出一根大手指,说:“牛。”转而笑脸盈盈的对上快递小哥质朴的脸,说:“小哥能不能把我的也捎着,我本来是要到酒店后面那个快递点里的,你在这儿了我就不多跑一趟了。”
实际上快递小哥也有点懵,因为他现在的确也还没到上班时间,但昨天莫名其妙被一个多给了很多小费要求他这个时间点来接行李的。
他有些为难,但被李?一句“来都来了。”给打动了,拉着两个人的行李扬长而去。
李?得意的冲温冷丘递个眼色,应该没有哪个中国人能拒绝得了“来都来了”这四个字吧?
他们寄过行李之后就出发去书展,因为是周末,又赶在书展结束的倒数第二天,所以这天参加书展的人很多,一出地铁站,大家都朝一个方向涌。
温冷丘已经许久没回国,只觉得这种周围人都跟自己差不多面孔每次交谈不必在脑内进行语言翻译的感觉是久违的。
刷码进入场馆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的书籍,它们被摆放在铺着红色绸布的桌子上,按照出版社分区,往前走几步还有不同主题的演讲区域,基本上都有人落座。
温冷丘和李?在人群中穿梭,没走几步就被冲散,他们两个人都在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分类,所以等到反应过来之后,他们已经找不到对方的身影了。
温冷丘找了一个人稍少一些的阅读角,在书架前徘徊着。忽然就在附近的某个桌上看到了一本熟悉的书。
她拿起来看了看,是换了新封面的《云上人》,上面印着的“月沉丘阳”是温冷丘高中时起的笔名。她的拇指不经意间摩挲着自己的笔名,回忆起来十八岁那年自己知道这本书可以出版时的惊喜之情,也记起出版前自己疯狂改稿的那段时间。
一股缅怀之情附加于这本书之上,温冷丘怔在原地仿佛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
那个世界里,书中的人物在跟她招手,说着“好久不见。”
直到——
“你也喜欢推理小说?”李?走了好久,终于发现躲在这里的温冷丘,看着她手里拿着的那本书,开口问。
“还,还好吧。”温冷丘骤然从自己的思绪中跳脱出来,心不在焉地回一句。
李?没注意到温冷丘的异常,自顾自地说:“这本我之前在一些推理的推荐书单上看过。”
温冷丘很少去看别人对自己小说的评价,她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但容易被别人所说的话影响,所以不管是好的坏的评价,她都不会主动去看。她有书迷后,连个正经的社交账号都没公布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是吗?怎么说的?”温冷丘默默把《云上人》放回原处,装作不感兴趣地问。
李?即答:“听说故事架构很不错,主线和支线同时进行相互交错,节奏感和文笔也可以,前期悬念留的很足。但是过于沉重压抑了,据说好多读者看完之后都emo了。”
“因为涉及到现实题材就看不进去,倒也是另外一种现实。不过这本我倒觉得没那么好,比如,兄妹线节奏有些拖沓,有的地方伏笔没埋好,细节处理的还行,但总的来说不管别人,这个十八岁的小屁孩儿能写出什么深刻内容来。”温冷丘并不觉得自己这本达到了自己心中标准的成功,但也没有过分自负,毕竟以她现在进步后的眼光来看,这个水平已经是她当时竭尽全力的结果,她只带些自嘲的意味说。
李?反驳道:“也不能这么说吧,我后来去看了,还挺喜欢的。里面的人物刻画心理描写都挺到位的.......这个作者连个社交账号都没有,你怎么知道人家十八岁?我从没听说过啊?”
温冷丘一挑眉,不以为意地说:“你能在荷兰碰到我,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来自这本书。都五年了怎么还有市场,换汤不换药的。”最后还不忘吐槽一句。
李?没get到她的意思:“什么?”
温冷丘:“没什么,月沉丘阳只是我其中一个笔名而已。”
李?明白过来,他口罩下的嘴巴微张,眼睛瞪大:!!!!???可恶,被她给装到了!!!
而温冷丘露出一脸不屑的表情表示:掉马甲吗?自己脱那种。
她,拽起来了!
书展之后,因为两个人出发去了不同的机场。
下了飞机,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温冷丘提前和社区申报,嘉城市派防疫工作人员到省会城市的机场接她回嘉城市隔离点。
在上海的时候,群里只有她一个人的老家是需要再集中隔离一次的。
虽然渴望隔离后的自由,但温冷丘还是在感慨自己家乡的防疫力度和效率。
整个中巴车只接了她一个人。因为嘉城市是小地方,出国的人数算不上太多。
回家的路上,温冷丘带着满身的疲惫坐在车后排。
晕机带来的反胃又在折磨着她。
车内没开灯,驾驶座上方的屏幕是刺眼的红,正滚动播放着广告文字,看得温冷丘更加难受。她便转头望风景,可夜里的高速实在没东西可看,温冷丘抬头,窗外月光皎洁。
温冷丘塞着耳机,看到窗外格外亮的两颗星星。
回忆闯入她的脑海。
小时候,温冷丘总看电视剧上说亲人会在去世之后变成星星,在天上守护孩子们。如果想他们了,可以抬头看看天空。
这个说法对于童年时期的小孩总是受用的,温冷丘就那么相信了。
她小时候就很爱抬起头看天空,坐在温延钊自行车的后座。
看着跟着自己移动的星星,她会问爸爸:“为什么我们动,星星也会跟着我们一起动。”
温延钊看着仰头的女儿说:“因为星星也在看着你,星星觉得你是从它身上摇下来的礼物,所以它在保护你。”
那是爸爸不太会说出口的,很浪漫的话。
后来爷爷去世,从此之后她再抬头看星空,总会发现一颗格外亮的。
她对此更是深信不疑。
现在,她察觉自己已经许久没有看过星空,想起这些往事,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
窗外那两颗星星,就好比始终不放心她远游,要亲自来接她回家的父亲和爷爷。
在生与死的界限,星星成了爱与陪伴的化身。
回忆收束,温冷丘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她拭去眼角溢出的泪,抬头看着两抹银光。
良久,她才在心里默默对着那两颗星星说了句:“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