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5年,也是范家没落的第四年,原先受庇护的大地主,却在交替之际随着后台的倒塌而走向没落。恰逢第三个女儿出生,范家生活负担持续加重,长子私塾学费无力支付,被迫辍学打短工帮补,但也十分宠爱最小的三妹,经常克扣自己的口粮加到三妹的碗里,日子虽然艰难但也算有兄妹情谊相互支撑过着。
民国13年,范家在三妹8岁时再添男丁,全家为添丁而庆祝的同时,也在为未来的生计担忧。范家夫妇再三纠结过后,声称三妹恰是当童养媳的最佳年龄,不顾范家长子的极力反对,坚持要把小女送往媒人推荐的黄家,以换取大米50斤,土豆20斤,黄牛一头,母猪一头。只不过黄家唯一条件是范家从此不得探望小女且永不可反悔,否则五倍偿还筹码,范家看在换回来的口粮勉强能支撑目前一家八口一年的口粮的份上,爽快地成交,还因此感恩起了黄家的仁慈大方。
黄家派人把范家小女接走那天,只有她最年长的哥哥来送行,她问了自己什么时候能再回家,哥哥选择避开问题,只是叮嘱她在婆家勤奋点干活,把丈夫和婆家人服侍好,还有,尽可能照顾好自己。
范家小女就这么懵懂地上路了,黄家雇了黄包车接载,另派管家跟随,也算是体面,但范家小女眼里并无这些排面的东西,一路惦记着不存在的归期,以及略带新鲜感地看着行色匆匆的路人、先前几乎没机会见到的人头涌涌的集市,甚至是扬起的尘土沾上了衣角,也被她归为是新生活的礼物,因为她只知道目的地是几百华里以外的黄家和爹娘哄骗她会在大户人家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不清楚具体去往何处,遇见的是否良人,未来日子真实将如何,此时她只好把这一切未知都当作是一次远途的出游,暗自决定回去后一定要和哥哥分享这些不一样的经历。
送走小女之后的范家,全员忙着点算管家先前送来交换的物资,仿佛刚刚的离别只是虚构,眼前的口粮才是现实,这个现实便是接下来的一年全家不愁吃。用对待珍宝的方式一件件摸过口粮,范家每个人的脸上逐渐换上了难掩的欣喜。
而另一头更欢喜的黄家,大庭院里挤满佣人,都在黄家夫人的指导下帮忙张罗着迎接范家小女的仪式,鸡、鸭、新鲜出炉的糕点一样不缺全被摆满在八仙桌上,这大概也是范家小女进门后唯一一场好待遇了。
“老爷、夫人,人到了!”管家老远就喊着,仿佛哪位大人光临一样。不过仔细想想,黄家即将新添免费劳动力,更重要的是长子的婚事也基本算是定下来了,就等双方再大一点办过仪式,就是正式夫妻了,也的确算得上是一则好消息。
黄家夫人听闻,赶忙进屋召唤老爷和一对儿女准备和范女碰个面。
不一会功夫,管家就把人带进了中堂会见,他还推了推范家小女的肩膀,让向老爷夫人问好。
“哎呀,这娃好,手长脚长的,能干活!不过最重要的是,看上去好生养!”夫人毫不客气地直接拉过女孩好一阵打量。
“富贵,喜欢吗?爹给你找的媳妇。”老爷把7岁的儿子抱在怀里,指着面前的女孩询问儿子意见。
“不要!我要爱琳做我媳妇!”富贵猛摇头抗拒,试图挣脱他家老子的束缚。
“爱琳家里是贫农,这不符合我们的身份,爹跟你说过多少遍了!”
富贵这一举动有把老爷激怒的迹象,夫人赶紧出来救场:“小孩子家家的,净说胡话,好了好了,你们三个小孩先玩去吧,富贵带你媳妇熟悉一下家里。”
老爷见自家儿子不争气的模样,拂袖而去,夫人也疾步跟了上去,卖力讨好老爷的脾气。
老爷夫人离场后,哄的一下,人也各自散去,中堂变得冷清起来。
富贵脾气随他老子,走到范家小女跟前哼了一声,也跑了出去。
一直缩在角落从女孩进门就开始观察着的黄家小姐这才慢步走了出来,怯得仿佛她才是这个家的外来者。
“你叫什么名?”黄家小姐是女孩到这个家后第一个问起她姓名的人。
“我不知道,我爹娘都叫我三妹。”
“那我要如何叫你?”
“叫三妹罢。”
“不要,三妹也不是你真正的名。”黄家小姐说完便也扭头离去,剩下女孩独自站在偌大的中堂不知如何是好。
“哎,你怎么站在这里?”夫人哄好老爷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