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的大长公主要回边境来了。
如今,她已经不是临时受命,空有公主名号的边军主将,而是辽国皇帝亲封的亲王,大将军王。
也是现在,人们才知道她的名字,云初。
裴怀安收起信来,对着面色凝重的几人笑了笑,“吃吧,还没打起来呢。”
陆小白抓着一只兔腿咬了一口,沉默地咀嚼。
片刻后,她开口道:“王爷,还是会打起来的,对吧?”
裴怀安沉默着,不知如何回答。
会打起来的。
这样的答案有些残忍。
可偏偏这就是众人都知道的答案。
改直拨弄着火堆,轻声道:“若是边关能永远太平就好了。”
林絮轻叹一声。
其实边关的人,大多都是这样想的。虽然北境的边军和百姓,与辽族、辽国交战几百年,应当算是血海深仇,但其实很少有人想杀破辽国,灭了辽族报仇,大家更渴望的,是太平。
辽国不是西方好战贪婪的克多罗国,为了财富侵略大周,截杀往来贸易的商贾,甚至屠杀百姓,最终被大周驱逐出千里之外。
辽国也不是南方野蛮可怖的异族,茹毛饮血甚至以人肉为食,最终被大周灭族。
辽族是曾与大周子民友好往来的民族,被前朝庆国打出拥雪关,不得不生存在恶劣的环境中,这是辽国人发起战争的本源。
辽国的土地大约有大周的一半,但辽国北方终年飘雪,一望无际的平原都是无法耕种的冻土。所以之前他们的国都在很靠近南方的金塘,让雍王裴闲有机会乘胜追击杀到国都,杀死了辽帝和几位年长的皇子。
惨痛的教训迫使他们迁都到更北方的木柤,本就不短的冬季更加寒冷漫长。
而在春冬交替的辽国南方,也缺乏能在短短半年内收获的粮食种类,以至于他们几乎每年都会有人饿死在冬季。
当食物不足,他们的办法就是向南攻打大周,从大周掠夺粮食,有时甚至无所谓胜负,因为死去一部分人,也是解决粮食短缺的方法之一。
最艰难的时候,辽军里有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拿着和她一样长的刀爬上拥雪关的城墙,不朽军的利剑照样会刺穿她弱小的身躯,可看着她摔落高墙的时候,又难免有些动容。
恨这样的辽人吗?当然是恨的。看着同袍在身旁倒下,鲜血染红了皑皑白雪,怎么能不恨呢?可终究和面对贪婪好战的克多罗人、野蛮吃人的南方异族,是不一样的。
几百年里,拥雪关曾经被攻破,大周的军队也曾踏破辽都,辽军杀了许多大周的子民,不朽军也杀了许多辽国的百姓,那些仇恨,早就说不清了。现如今,人们期望的,是哪一日可以迎来太平,不再有战争。
雍王裴闲打出来的那十余年太平,像是冬夜里点燃的篝火,让人们亲眼见过了光和热,又怎么会再想回到黑暗和寒冷中去。
一场出游被突然的消息打破了兴致,没过多久众人就收拾起东西回城去。
裴怀安骑在马上,有些出神。
大周边境的将士、百姓是渴望太平的,辽国人其实也是。
所以六年前北境因辽国大雪再度开战后,双方隐隐有着默契,辽军抢夺粮草,试探着想要夺回三百年前的故土,不朽军不会死守粮草,但对于国土寸土不让。
双方绝不以杀人为目的。
这是为什么之前裴怀安的计划主要以斩杀将领为主,或许也是为什么云翰射中裴怀安的那支箭上没有淬毒。
裴怀安轻叹了一口气。
她原本的计划是让辽国边军换一个怯懦的主将,让辽国人渐渐不再有夺回故土的想法,然后通过贸易向辽国输送粮草换取辽国境内的矿产,从而推动两国的和平。
但云初的到来打破了裴怀安的设想,让裴怀安有些头疼。
随着云初回到边境,辽国各地各调出兵马千余人至边境充实边军。
俨然一副要大战的模样。
这让裴怀安十分忧虑。
云初和曾经辽国的那些将军不一样,她喜欢用战术,而且目前裴怀安有些看不透她,只能隐隐感觉到她在学习周国的兵法。
一个仅凭强壮就能和你打成平手的敌人,突然间开始学习你的战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裴怀安想到云初的年岁,突然意识到,这可能还是她的父亲裴闲给云初的启发。
当年裴闲凭借着战术打败辽军,打到辽都,杀死的辽帝和几位皇子,正是云初的父皇和兄长们。
裴怀安坐在庭院里,不断回想着鹰卫汇报的辽军动向,漫天飞雪很快给她从头到脚盖上了白衣。
林絮匆匆走来,把她拉了起来,拍去她身上的落雪,将大氅披到她的身上。
“这么大的雪,在外面做什么?别觉得你现在身体好了!”林絮一边数落着,一边把她拉进屋,顺便责怪了一句廊下的侍女不及时劝诫。
裴怀安叹了口气,看着眼前忙碌的林絮,一时觉得自己有些无用。
她抬手抱住了林絮,林絮顿时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