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块的后臀肉被炖成肉糜,虞薇念分出来一半,稍稍炒熟后拌到生肉糜里。这样做出来的饺子陷儿,一口咬下去,会沁出汤汁。
泡着的酸菜捞出来,挤干水分后切成碎丁倒入肉馅中,加适量盐,少许的葱姜水,再搅匀。
调好了肉馅,盆里的面团也醒发的差不多了。揪下一块搓成长条,再切成一个个的小剂子。
“怎滴不喊我起来,你这一个人得包到什么时候?”
虞薇念抬头,见李氏抱了捆柴火起来,道:“时辰还早,来得及的。”
“你哟!”李氏没好气的放了柴火,洗了手,过来帮忙包饺子。
原本她是不会包饺子的,还是秦五婶来串门时说起东北最爱吃饺子。逢年过节的,或是遇着喜事了,都得吃上顿饺子。
都说入乡随俗,她便求了秦五婶教她包饺子。几次学下来,饺子包的倒是有模有样。
“往前吃得多是荠菜猪肉馅儿的饺子,这酸菜猪肉的,还是头一回见。”李氏拿过一张饺子皮,挑了馅儿,开始包饺子。
虞薇念埋头擀着饺子皮,笑答着:“五婶子跟我念叨了好几回,说是酸菜猪肉馅儿的饺子味道好,一点也不比荠菜的差。这不前头腌了酸菜,今儿个便试试这酸菜馅儿的。”
“若是味道好,过年我们就包这个馅儿的。”
灶房里,婆媳二人边包饺子边话着家常。等到鸡叫第一遍的时候,饺子已经摆了满满两大托盘。
“阿念你先去将这些饺子煮了吧,一会儿天该亮了。”李氏将手中的饺子皮捏出好看的褶儿,放进托盘里,“剩下没多少了,我来包就是。”
虞薇念朝着窗外看了一眼,天已微微泛着白,拍了拍手便去生火。
等饺子都煮好,天光已是大亮。
满满两大盆子的饺子,被端进了谢家的堂屋里,摆上桌时还冒着热气。旁边的大碗里,是虞薇念特地调的酱汁儿。
说是特调的酱汁,不过是倒了个醋碗,加了些蒜末姜末,再淋上一层辣椒油。
夹起一个饺子,蘸上醋,一口咬下去,陆解差的眼睛都亮了起来,“阿念的手艺,真是比起京中大厨也不差的。就说这饺子,皮薄陷大,馅儿的料又足。一口咬下去,都能蹦出汁儿。”
陆解差对着虞薇念的手艺大夸特夸,其他人只附和着点头,根本腾不出嘴来说话。
两大盘饺子吃完,众人摸着肚皮打着饱嗝,背上了行囊道别。
“呼~呼~”
北边吹来的风愈发凛冽,陆解差裹紧了袄子带紧毡帽,领着下属们出了西家屯。直到几人的背影消失在村口,虞薇念才揣着手喃喃着:“希望今年的雪,来得晚一些吧。”
陆解差走后的第三天,天上开始飘起了雪。雪不大,温度却是骤然降低,出了门风一吹,冷得人直打哆嗦。
也不知这雪要下到什么时候,虞薇念怕雪下得时日长,将地里的萝卜白菜埋住,便趁着雪未下大前,将地里的萝卜白菜都拔了回来,码在了屋檐下。
这一拔,就拔到了天黑才拔完。
而虞薇念的一双手,也快被冻得失去了知觉。等回到屋里,一股暖流席卷而来,虞薇念感觉自己仿佛重新活了过来。
活了两世,她还是头一回感受到如这般刺骨的冷,那寒气仿佛都钻进了人的骨头里。
好在昨日谢惟安让谢辰宁送来了一摞皮子,都是先前在山中猎了野物攒下来的。多是些兔皮,还有两张狐狸皮。虞薇念不好白要,硬是塞给了谢辰宁二两银子,才稍稍心安的让李氏将这些皮衣做成袄子。
除了袄子,昨日她去县里时特地去买了三双羊皮靴子。眼下刚刚落雪,棉鞋还能应付。若是雪下得厚些,普通的棉鞋怕是没法出门。
夜里,虞薇念盘坐在炕上,数着匣子里的银钱,心中盘算着得趁着大雪封路前,将该置办的都置办上。
“还得买上几顶羊皮毡帽,我听你五婶子说,冷得时候出去站一会儿,耳朵就能冻上,等回了屋里用手一抹,就能抹下层皮来。若是银子不够,就将那镯子拿去当了。”李氏缝着袄子,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数好的钱又被装进匣子里,虞薇念靠了过来,顺着炕上的皮子:“是得买上几顶帽子,钱倒是够的,我寻思着再买上几石粮食几斗面,免得雪下的时日长,到时候粮食不够吃。另外,我打算再买个五斤猪板油回来炼了,反正这东西放不坏,炒菜时放一点,肚子里也能有点油。”
“你看着买就是!”
如今虞薇念当家,李氏自是没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