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
“江大海是黄德义手下一名大将,他投降了我们后,据说大陵那边还不敢去问黄德义,怕得罪他,真的是笑死人。”
“既然投降,依我看也不是什么英雄好汉!”
“话可不能这样讲,他们不是投降,只是重新选择一次自己的道路而已。”
“也不知道你看重他什么!”
“别吵了,到此为止,前方是块大平地,我们来比一场如何,看看我大契的马,在中原能不能跑的起来?”,都苏看向众人。
“我听闻,你出征那日有个中原女子走到你面前,求你杀她?真有此事?”,其格一脸玩味的表情问都苏,“你当场就应该杀了她,让那些汉人看看。”
其格,契朝当朝宰相之子,喜暴力爱杀戮。
“不就是她吗?”,一个叫德吉的副将,指着在不远处洗衣服的谢诗。
“把那个中原女人给我带过来。”,其格吩咐德吉。
很快谢诗就被带到了众人跟前。
“我听说你们中原女人都不会骑马,只会洗衣做饭,这样吧,你要是能骑二里路,我就赏你一块肉吃怎么样。”,其格用逗猫般的语气调戏着谢诗。
七八个契人坐在高大的骏马上,居高临下地盯着谢诗,谢书吓的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见谢诗没反应,其格大喊了一声,“我叫你上马!”,接着拿出马鞭,打向了地面。
“我不会骑马。”,谢诗低声地说。
“贱人,我叫你上马。”,这次其格把马鞭,打在了谢诗的身上。
谢诗只能转身走向了那匹高大的战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骑上马背,人还未坐稳,其格就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马。
战马受到惊吓后,风一般冲了出去,谢诗毫无防备地摔了下来。
接着周围全是嘲笑声,鄙夷声.....
“啪!”,都苏用力一拍,其格战马的马背,其格一下子就被马带去了前方。
都苏在后面喊,“我先让你几里!”,接着他又看向其他人道,“你们还不走?杵着干嘛?”,紧接着其他人,也纷纷策马而去了。
“还不赶紧滚?”,都苏看向谢书。
赛完马后,诺大的平原,就只剩下都苏和王守义,王守义是汉人,当年是晋朝的南面官,后面晋朝灭亡之后,便投靠了契人,王守义足智多谋,很得都苏的青睐。
“鹤州那边,将军是怎么想的?”,王守义问。
“谢世均还在死守,我猜半年,顶死他也就能守半年。”,都苏道。
“留他一条命吗?”,王守义试探般地问。
“谢世均在鹤州威望很高,在西军中也有极高的地位,杀了他不但不足以服众,反而会激起反抗,就算他不愿为我们所用,也要留他一条命。”,都苏道。
“将军深谋远虑,大业指日可成,可其格那边......”,王守义顿了顿。
“有话直说!”,都苏瞟了一眼王守义。
王守义道,“其格向来对谢家恨之入骨,完颜祈又曾是他手下的大将,我怕他会介入此事,公报私仇,扰乱了计划,影响大业。”
都苏道,“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
都苏刚回到营帐,就有个契兵给他递了一封信,刚打开信件时,都苏眉头紧皱,面露难色,把送信的小兵吓的冷汗都出来了,幸好看到最后,都苏露出了笑意,那小兵才抹了抹汗离开。
他来到茶几旁边,泡起了茶,契人都没有喝茶的习惯,都苏之所以喝茶,会泡茶,完全是受谢书的影响。谢书在大漠(契国首都)期间,曾经很认识地和绛山讲过中国的茶道文化。
忽然,都苏像想到什么似得,他朝守在门外的左右挥了挥手,然后道,“把那天求死的那个女人带进来。”
不久后,谢诗被带了进来。
都苏问,“你是哪里人?”
“鹤......相州人。”,新月的声音低若蚊蝇,跪在地上始终不敢抬起头。
“家里做什么营生的。”
“我,我在一户人家做丫鬟。”
“是吗?”,都苏打量着谢诗,他看了看谢诗的手腕,道,“把手给我。”
谢诗惊讶地抬起了头,而都苏,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还未等她反应过来,都苏直接拽起她的手,握在了他的手里,“丫鬟?做丫鬟的那个不是手掌指尖干燥粗糙,可你的双手,除了表面受到的一些外伤外,白皙光滑,可不像是丫鬟的手。”
谢诗吓的直接退后了一步,“我是陪嫁丫鬟,只是陪我家夫人读书练字的,自然和做粗活的丫鬟不一样。”
都苏放开了谢诗的手,道,“其实我是有个问题想问你。”
“你想问什么。”,谢诗依旧在发抖。
都苏指了指那杯茶,“这茶叶是我一位朋友送的,我用的是他教我泡茶手法,茶具也是一样的,可我这几天泡出来的味道,和之前的相差甚远,一样的茶叶一样的水,味道为何差那么多。”
谢诗拿起那杯茶闻了闻,问都苏,“这是小龙团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