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九月初,距离月考还有半个月,楚言楠的计划是将顾清的数学成绩提上110。
顾清表示:“这根本不可能。”
楚言楠拍着他的肩表示:“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的成绩也是我哥抓上来的。”
但是给顾清补习两天以后,楚言楠发现,顾清就是那种哪怕很努力,也会被数学当作玩具的人。
“啊——”楚言楠他在桌子上唉声叹气:“要是我哥在就好了——”
顾清内疚地低头做题。
“你哥到底是谁呀?”一旁的Vocal问:“依照你平常说话的含哥量,我感觉我都快认识他了。”
旁边的乔一也窜出来:“首先排除陈沈,但我也没听他说你有个哥哥呀,是被你妈的前夫带走了吗?”
楚言楠默了默,露出一个尴尬的笑:“没什么,你们又不认识。”
Vocal和乔一也并不是真的想打听什么,耸了耸肩,各自去玩了。
“诶,楚言楠。”等男生走后,吴诗涵转过身,在书本的遮掩下给楚言楠看自己的手机屏幕:“我打算买束花插到角落的花瓶里,你帮我看看选哪束好看?”
教室角落饮水机旁的书架上有一只落了灰的白瓷花瓶,吴诗涵和康桥申请了物尽其用,她自费买花。
楚言楠眨了眨眼,说:“要不算了吧,顾清他花粉过敏诶。”
一旁做题的顾清停下了笔。
“诶!”吴诗涵转头看向顾清:“顾清你花粉过敏吗!”
顾清点头:“嗯。”
“这样啊……那还是算了吧。”吴诗涵说完便转过了头。
后排,顾清突然问楚言楠:“你怎么知道我花粉过敏?”
“我为什么不知道?”楚言楠在数学书上记公式:“你不是说你春夏过敏比较严重吗?据我所知花粉过敏就是春夏比较严重,毕竟春夏是花季嘛,而且我猜开学那段时间你应该有什么需要用到花的事情,所以回到学校的时候是过敏的状态。”
顾清看着楚言楠,抿唇勾起一抹笑:“嗯。”
其实这只是一件小事,但似乎从这之后,顾清就开始关注楚言楠了,也是从这之后,楚言楠和顾清的关系,就微妙地比其他人更好。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班里实在普通,和周围的人都玩不来。
比如离他们最近的吴诗涵,是班长,是年级第一,是舞蹈社社长,还是校啦啦队队长——为了这个啦啦队队长的位置,吴诗涵还和一个美国姑娘打了起来,两人一起进了校医务室。
不过后来她们又成了好朋友,因为吴诗涵的一对羽毛耳钉被人说是小麦,只有那个叫Kiki的美国姑娘夸张地开嘲讽模式:“O~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对耳钉是羽毛吗?”
虽然楚言楠认为她的确是在开嘲讽模式,但架不住吴诗涵乐意听呀,于是两人就从耳钉聊到项链,从美剧聊到韩剧,最后发现Kiki是吴诗涵妈妈——全球top级韩国女idol——的粉丝。
当然,除了吴诗涵以外他们班还有其他人,但问题是其他人也很优秀,比如楚言楠的另一个同桌,Vocal,学生会副主席兼击剑队队长,是的,他们学校还有击剑这样花里胡哨的项目,很fashion,有种不顾普通人家小孩死活的感觉,他以前的学校就不会这样……虽然能在南外读书的人大都不是普通人家小孩。
他们班里多得是什么社团什么校队的社长队长的,连死装哥乔一都是校模联队——一个专出Bking的组织——头部成员。
总之,在周围一圈人的衬托下,楚言楠和顾清真的很普通。
但是没关系,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活法。
楚言楠把熬夜整理的公式和定理摆在顾清面前,说:“来,遇到不会的题目先照着公式和定理推一遍,推出正确答案之后再找两道相同类型的题目做一遍,当初我哥就是这么教我的,我头悬梁锥刺股一个月提了20分呢。”
真的头悬梁锥刺股,他当时专门扯了条两米长的软尺,一端套在自己脖子上,一端绑在屋内的吊扇上,有一次打瞌睡差点没把自己送走。
顾清看着楚言楠蒙在被子里熬夜整理的公式和定理,再看一眼楚言楠的黑眼圈,嘴唇张张合合,最后问:“你……有必要吗?”
“有必要啊,最开始本来就是我的锅,不帮你把成绩补上来这个谎圆不了,而且我的心里也过意不去。”楚言楠在他身旁坐下:“就是这笔记整理的实在不好,我哥当年分的可比这个细。”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问楚言楠他哥是谁了,因为不管是谁问楚言楠这个问题,楚言楠都会选择避而不答。
虽然他越是避而不答,旁人就越是好奇他口中的“我哥”是什么人,心里刺挠得发慌。
“你们今天中午去吃哪个食堂啊?二食堂吃腻了,想换个食堂吃。”Vocal突然凑过来说。
第七天有六个食堂,哪个食堂的菜品都不一样,一食堂是川鲁粤菜,二食堂是湘徽闽菜,三食堂是江南菜和欧美菜系,四食堂是日韩朝鲜等亚洲国家的菜系,五食堂是杂七杂八其他国家的菜,六食堂则是专卖各国甜品。
还记得第一天吃食堂的时候,Vocal没有做好攻略,跑到一食堂吃川菜蹲了一下午的厕所,晚饭又跟着楚言楠去三食堂吃江南菜,直接被西湖醋鱼和仰望星空派给劝退,事后简直被吴诗涵给笑死:“欧莫~你也太菜了吧~Vocal.”
在第四食堂被草料劝退的乔一问:“你在哪吃的,我怎么没在四食堂看到你。”
“欧巴~我是中韩混血,不是纯韩国人,不会因为该死的泡菜情节委屈我的肚子。”吴诗涵补好妆,合上手里的气垫,露出一个俏皮的笑:“我当然是去一食堂吃肉啦~”
其实吴诗涵平日里也不会时不时就蹦出几句韩语,只在极偶尔的情况下才会用长句,通常情况下只是来两句,看过两部韩剧就能听得懂的日常用语,比如“阿尼哈塞呦”和“欧巴”,以及……
“阿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