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宫。
福宁宫内,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端坐在廊下,认真地背诵着诗书。他的小嘴一张一合,那认真的模样看起来俨然就是个沉稳正经的小大人。
谢月凌缓步走近,她故意放轻脚步,在小男孩身边突然停下,试图吓他一跳。然而,小孩只是淡定地转过头,用一双清澈却的眼睛,像看一个傻子一样看着她。
她瞬间觉得有些尴尬,便轻咳一声,迅速调整状态,装作先前的事没发生过,脸上挂起温和的笑容,问小孩:“小孩,你叫什么名字呀?”
“姑姑好,我叫萧呈。”小男孩礼貌地行了一礼,声音软糯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姑姑?”谢月凌饶有兴趣地追问,“你怎么知道我是你姑姑?”
萧呈条理清晰地说道:“能在福宁宫中走动的人,不是丫鬟,就是和祖母关系好的娘娘或者公主。您的衣裳料子,比祖母穿的都要讲究,应该是江南上供的云锦吧?而且您年纪不大,显然不可能是皇爷爷的妃子。所以,您一定是我的某位姑姑。”
谢月凌闻言,故作诧异的说:“哦?这么聪明的小孩,倒是少见。那你再猜猜,我是哪一位姑姑?”
萧呈心中似乎早有答案:“您是谢家嫡女,我的表姑姑。”
“为什么这么肯定?”谢月凌继续试探,想看看这个孩子究竟有多聪明,只听父亲说过这孩子聪明,却不知是怎样的聪明。
“因为皇爷爷病重,大伯被废,如今还能自由出入福宁宫,还主动来找我的人,必定来自谢家。”萧呈语速平稳,条理清晰,“而谢家之中,唯有谢家嫡女有足够的权势与地位,可以自由出入后宫。”
谢月凌听完,忍不住夸道:“好聪明的孩子!” 这孩子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却有这样异于常人的聪慧和敏锐。
她蹲下身,平视着萧呈的眼睛,“看来,我真是低估你了。小小年纪,心思竟如此缜密,在这福宁宫竟然能知道这么多。”
萧呈挠了挠头,思索片刻后,还是老老实实地说道:“多谢姑姑夸奖,不过祖母说过,聪明也不一定是好事,也会招来祸患。”
“可不是,如今这祸患不就找上门了吗?”一道清冷的声音从一旁传来,谢淑妃在对面看着他二人,字里行间裹挟着浓浓的疏离与防备。
就在方才,宫女和她禀报,说是谢家有人入宫,却没想到来的是谢月凌,还和呈儿说了如此多话。谢家的心思简直昭然若揭,明摆着是想要将萧呈培养成他们谢家新的傀儡。
“祖母。”萧呈一见到谢淑妃,便蹦跶蹦跶走到谢淑妃旁边,对她行了一礼。
谢月凌见状,也向谢淑妃行礼,“娘娘安康。”她没想到,曾经年轻貌美的姑母,不过短短几年时间,竟然苍老了这么多。
“若你不来,我倒是能落得个安康自在,你这一来,我怕是往后都不得安宁了。”谢淑妃抚了抚萧呈的头,给了他一块糕点,让他在一旁待着。
“姑母说话何必这般带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其中的道理,您不会不明白。”
好?你且看看我现在,哪里好了?” 谢淑妃的声音突然拔高,“为了所谓的家族,我没有了自由,没了儿子,如今,我不能再失去呈儿了。”
“您应当知道,在这件事上,您做不了这个主。”谢月凌索性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
谢淑妃满脸不解,语气质问,“谢月凌,你不是出家人吗,你不是要自由吗,为何还要这么执着于权利,为什么还有要这么费尽心机。”
“自由是建立在安全和富有之上的,”谢月凌轻笑,换做往常,她一定不说真话,可如今不同了,“我若没有权力,怕是早死了?没有权力,又何来财富?没有足够的实力,所谓的自由不过是泡影,须臾就能别人踩碎。”
萧呈站在两位长辈中间,稚嫩的小脸绷得紧紧的,手指把衣角绞出深深的褶皱。
“过来。”谢月凌向他伸出手。
谢淑妃下意识地拉住萧呈的另一只手,指尖却在触到孩子冰凉的手腕时颤抖了。她望着萧呈琥珀色的眼睛,那里面映着与他父亲如出一辙的野心。
最终,她松开手,轻轻推了推孩子的后背孩子早已学会在金丝笼里用眼神丈量世界,她如何能替他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