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明隽从未考虑过,撺掇廖春花去“退婚”会给杨家带来什么影响。
即便真让贺明隽去思考,只怕他也难以想象。
因为这对他来说,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贺明隽现在纠结的,是该如何让廖春花女士放弃养猪的想法。
就在十分钟前,廖春花换回原来干活的衣服,就又戴上袖套和围裙,洗手开始擀饺子皮。
然后,她双手忙碌,嘴也没有闲着,说起了在杨家的情形——
“……还钱的事,我今天就提了一嘴,让他们有个准备。过段时间,他们要是再不主动还,我就去上门要。我就不信他们能这么厚脸皮!早知道不和他们家结亲,今年那十块钱就不应该借给他们。”
“借给他们又没有利息,等把钱要回来了,我就去买两个小猪仔,喂两个月还能长点肉。”
廖春花说着,觉得这真是一个好主意,高兴道:“反正幺儿暂时也不结婚了,钱还有富余,我这两天就打听一下,看看谁家有小猪仔卖。”
这个年代的猪大都是春季繁殖,秋天下崽,现在这个季节刚好有才出生的小猪仔。
贺明隽恰在这时来厨房门口舀水洗手,正好听到廖春花的话。
他表示反对:“不要养猪了吧。”
贺家除了一头牛,暂时并没有养别的家禽牲畜。
他们家一共有八口人,除了两个小孩,还有一个四体不勤的懒汉。
剩下的五个劳动力中——
老两口都五十多了,尤其廖春花的身体还不算好。
今年庞冬妮又怀孕了。
要不是因为贺小草嫁的那个只办席没领证的男人跑回城没带她,知青点也不让住了,她只能回家来,里里外外帮了不少忙,他们家连地里的活儿都快顾不过来,更别说其他了。
现在农闲了,主要是“分产到户”了,今后养的猪能归自家所有,廖春花就生了这个念头。
再盘算一下:大丫也长大了,大山他媳妇有五个月就该生了,她幺儿……也算是个人,就算小草再嫁,他们家应该能忙得过来。
今年养了,等到明年过年时,一岁多的猪就可以杀了。
廖春花光是想象一下,就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然后,她就听见贺明隽那句“不要养猪了吧”。
廖春花把擀面杖竖起,往案板上一砸,回头瞪着贺明隽道:“那要不要吃猪肉?光想着吃,猪肉哪来的?你算算自己喂能省多少钱。”
贺明隽:“家里都没地方盖猪圈……”
不等他把话说完,廖春花就摆摆手,继续擀饺子皮,同时她不耐烦地说:“这些用不着你操心!等把猪仔抱回来,你负责弄猪食,不然你以后就别想吃肉。”
在门槛上坐着等着吃饺子的贺二丫兴奋地开口:“我帮小叔喂猪!”
她满眼写着“想吃”。
贺明隽冷漠回绝:“不需要你帮忙。”
他并没有很想吃肉。
而且猪是绝对不能养的。
但贺明隽没有选择此时与廖春花争辩。
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办。
贺明隽端着半盆水往自己房间走。
全家人各有各的活儿在忙,只有贺明隽无所事事,就等着吃了。
贺明隽回房间,洗干净手,在不大的房间转了一圈,他叹了口气,拿起桌子上的一本小说。
七七在他脑海中提醒:“数据库储存了各式各样的书籍、资料。”
贺明隽婉拒:“不用了。”
他借由七七看书,在外人眼中他就是在发呆,有点奇怪。
家里的几本书加起来也就十来万字,阅读门槛很低,贺明隽很快读完。
其中还有一本谜语书,他也解完了。
天色都快暗了,饭还没好。
当废物的的第一天,不,半天还没到,贺明隽已经觉得无聊了。
再这样下去,他怕自己反应会变迟钝。
又去院子里转了一圈,贺明隽主动对七七道:“来下棋吧。”
他不需要七七用虚拟屏幕显示,可以直接下盲棋,这样还能锻炼一下记忆力。
在厨房等饺子已经有点焦急的贺二丫来找贺明隽玩,过来看了一眼,又轻手轻脚地走了,她对庞冬妮说:“小叔都饿得睡着了。”
庞冬妮看了眼嘴馋的女儿,提醒廖春花:“妈,幺弟中午都没赶上吃饭,要不先下一锅饺子?”
廖春花“哼”了一声,又看看天色,才说:“那就开火吧。”
其实廖春花不着急做饭,并非是忘了这回事,而是因为她清楚,以她幺儿的性子,去镇上怎么可能饿着肚子回来?
廖春花又对贺小草说:“我继续包着,小草你再擀点面条。”
他们家八个人的食量,要是放开了吃,按他们包的饺子的个头,三百个都不够。
廖春花擀的饺子皮不大,因为皮儿大了费馅。
结果,她们忙活到现在都没把馅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