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他毫不在意,以为是山民抬高收购价格的噱头,直到他瞧见了采药人带来的东西。
是一块太岁。
“太岁”二字力透纸背,看得云星起眉头一下皱了起来。
他最近在徐家少爷口中听见过“太岁”。
一把翻回笔记封皮,没写署名,甚至整篇草草看下去没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有意无意看了两眼静静待在桌前的发霉肉块,他接着看了下去。
经过一段冗长核实与确认,确定采药人带来的是货真价实的太岁。
至于是如何确定的,笔记中记载,关键是用刀割下一片,之后竟又慢慢长了回来。
花费高昂价格买下太岁后,另提起一本笔记主人祖上传下来的奇书。
书中除药材药效介绍外,另记有奇门遁甲八卦六爻,按笔记记载,他们徐家能有今天这番成功,多亏此书。
一看到“徐家”二字,云星起心下猜测得到了证实。
奇书带领徐家趋吉避凶,书中最让历代徐家当家人为之魂牵梦绕念念不忘的,是一方记载长生不老的方子。
年轻时,笔记主人混不在意,权当故事来看。
当岁月侵蚀,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后,他慢慢理解了父辈在死之前对长生之法的执念。
长生之法,一切前提条件是获得太岁。
太岁因生长环境不同,分为许多种,石太岁、水太岁、土太岁,无论获得哪种都行。
其后是培育过程,以鲜活五脏六腑豢养,用未凝固血液浸泡,每隔一日一换,九九八十一天后生吞服下,自此与天地同寿。
笔记中特别注明,奇书要求需以人为最佳。
经过一番混乱与四处打听路数后,徐家当家人找到了一个稳定的供货源。
靠近城郊的城隍庙。
坐拥一个穿过整座城市水运码头的芳原城,经济繁华,人口流动大,夏季临近,会有许多附近城镇的无家可归者前来寻求一方庇护。
几乎无人供奉的城郊城隍庙是再好不过的住处。
他们均未登记在册,府衙对此的管理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发生恶性案件,基本不管理。
即使不小心发生了,依照徐家在芳原城内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不是不能压下去。
一顿利弊剖析后,记述好似回到了之前的货物流水记载:
五月初五,晚,派人带足量蒙汗药前往城郊城隍庙,进展顺利,已用之。
......
六月初七,晚,派人前往城隍庙归途中,被一路人惊觉,幸而蒙汗药剩余,进展顺利,前者已用之,后者暂关,待三日后使用。
......
六月廿五,知情人告知,京城欲下派转运使至芳原城监察,城隍庙内无家可归者大多被登记在册,近几日小心行事。
这是最后一个记录日期,后面是大片空白。
数数日子,远没到八十一天,是被谁给打断了吗?
之前他从杜楼主口中得知,徐家当家人被砍头之日大概是在六月廿八或廿九,因头颅是在六月廿九上午被发现。
或是死在廿八深夜,或是死在廿九凌晨。
徐家、太岁、六月廿五的最后日期,笔记主人八九不离十是徐家上任当家人徐觅。
他为了所谓长生不惜派人去杀人,最后在他儿子口中是夜遇仇敌,落得个尸首分离的下场。
不过,奚自为什么会有笔记与太岁?
难道他是徐家少爷口中的徐觅仇敌?
之前两人第一次见面,他交予他项链后,飞上屋檐,消失得无影无踪无声无息,云星起不会武功,亦能看出他轻功一定不差。
他记起对方曾对他说起过,“本来是准备用来救我女儿的药。”
他以为太岁能救他女儿,所以偷走了太岁?
按照徐府对太岁的重视程度,断不会轻易示人,他是怎样知晓太岁的?
若有所思翻回笔记前面几页,是关于每日药材的进出货。
徐家是芳原城有名的售卖药材的商户,奚自和他说起过,他多年奔波所图不过是一副能救他女儿的药。
是不是奚自救女心切,疑心徐府私藏秘药,偷偷潜入宅邸,意外撞破了取活人五脏六腑豢养太岁一事?
奚自双眼直视他,信誓旦旦和他说起过,包裹里的东西对他或许有用。
是什么地方的用处?
笔记被他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实在看不出别的东西来,视线缓缓转移到了放在桌面上的黑乎乎一团上。
它......是太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