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还是枯坐在书案边,但祝璃寻来了。
晌午时冒雪而来,敲开院门,被婢子引入房中,依旧笑得没心没肺。
“郑微!我要离开这里了,你还欠我一顿饭呢!”祝璃一进门便要求郑微兑现承诺。
接着她又问:“你这么来了这里?我去沈府寻你,那丫头说你搬走了,我便来了这。”
郑微抬头看她,看她自由如风的姿态,看她恣意洒脱的眉峰,看她笑意盎然的唇角,又开始羡慕,又生起委屈。
祝璃的笑意渐渐隐下去,嘴角也变得平直。
“发生什么了?”语气低沉温和,试探性地问道。
“沈青烛不要我了。”
郑微假装平静,殷红的眼眸却暴露了她的难过,嘴角倔强地牵起微小的弧度,她发出邀请:“再留两日吧,请你喝喜酒。”
“你要嫁人?!”祝璃瞪大双眼,“你的心上人不是沈青烛么?”
“我要嫁给县尉张政,是我自己挑选的。可是,是沈青烛要我嫁的。”
把一切告诉了祝璃。这世上,总算有个除沈青烛之外能聆听她的人。
祝璃坐在她对面,看着案上凌乱的纸上重复书写的名字。
郑微皱眉,她也皱眉;郑微叹气,她也叹气;郑微咬牙切齿,她也咬牙切齿。
郑微哭了,可祝璃却笑了。
她笑着说:“不管怎么样,你大婚我定然送来贺礼,吃完你的喜酒再走。”
郑微红着眼说好。
祝璃要走,郑微又说,她的婚宴风光盛大,酒席定然也好吃。
祝璃笑,让她放心,不管这个人情还得怎么样,她都会满意。
祝璃走了,迎着风雪,化为素白世界里的一滴墨迹。
郑微再次提笔,一遍遍写着,沈青烛,沈青烛,沈青烛。
第三日,曾娘子送来了喜服。
红艳艳的颜色,光滑昂贵的绸缎,精细优良的做工。
郑微换上,望着铜镜里强颜欢笑的自己,和曾娘子说:“我的婚宴,你也要来。”
曾娘子低着头,说好。
郑微又说,不必准备贺礼,这婚服就是最好的贺礼。
曾娘子抬眸,说好。
郑微脱下婚服,叫人收好,又道,慢走,不送。
曾娘子也走了,没有化作什么,她本就是这个冰冷世界里的烟火气。
第四日,早早被叫醒,婢子为她梳妆,戴上华贵珠钗,换上凤冠霞帔。
今日,是她的大婚,又能见到沈青烛了。
风风光光地见她,肆意张扬地爱她。
厚重的妆容掩盖了苍白和悲伤,明艳的喜服妆点了低贱和卑微,喧闹的锣鼓粉饰了不情和不愿。
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前来,将她从这个小院接到陌生的张家。
在红盖头遮挡下,冷着脸和素未谋面的新郎官拜堂成亲,外面的宾客喧嚣吵闹,里面叫好的人,会不会也有沈青烛?
接着被送入洞房,坐在床边,自己便揭了盖头。
沈青烛说要来,可她究竟来了没有?
郑微没看见她,想要出去寻她。
打开房门,却看见了元宵。
小丫头红着眼,递给了她一封信。
郑微接过来,看见上面“阿微亲启”四个字,是沈青烛的笔迹。
她慌忙问:“沈青烛呢?她为何不来?她答应过我的!”
元宵白着脸,颤巍巍道:“小姐她……恐怕再也来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