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父亲唤儿子何事。”
郭子苓来得很快,站在桌案前朝他俯身一礼,语气恭敬。
安远侯捋着胡须打量着这个向来被他忽略的庶子,没有作声。
侯府的孩子并不少,但出挑的却寥寥,原本他还觉得郭子苇这个世子勉强称得上优秀,谁知这几年来,郭子苓整个人的变化可谓是脱胎换骨,相比之下,郭子苇就显得平庸了许多。
然而嫡庶有别,郭子苓哪怕再怎么大放异彩,他的身份终究上不了台面。但为了家族荣光,有些事情并非不能适当地变通。
他抬手道:“你坐吧。”
“是。”郭子苓一掀衣摆坐下,腰杆挺直,姿态极为端正。
安远侯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眼中多了几分满意。他缓声开口:“我听说你与柳将军的二妹相交多年,感情甚笃。不知有没有这回事?”
郭子苓一怔,放在膝上的手微微攥紧,镇定的脸上难得露出几分无措,“您问这个,是有什么事吗?”
安远侯看出他的迟疑,干脆摊开了将太子要娶妻的事情告诉他,为着他如今的势头,耐下性子为他分析利弊,“你的成长,为父也看见眼里。这么多年跟在太子身边,你做得很好。但正因如此,你才更应该成全了太子与柳家的姻亲,毕竟只有太子好了,才会有你的好处。”
郭子苓懂了。但他还是艰难出声,不确定般的:“所以父亲的意思是,让我将阿汐让给太子。”
安远侯道:“虽然陛下不喜太子,但文家没倒,柳将军也一向与他交好,若是这次的婚事能成,以太子的手腕和魄力,将来登基的把握绝对是十之八.九。而你作为他的伴读自幼待在他的身旁,还怕没得封赏?何必为了区区一名女子而舍弃眼前利益?”
条条件件都分析得清晰明了,但郭子苓依然抿着唇不做声。
见他这副模样,安远侯生出一点不悦,“刘氏失德,我本想废了她抬你的母亲。这样你便和郭子苇一样是嫡子的身份,将来立你为世子,旁人也不好再拿此事诟病。”说到此处,他撑着桌案起身,越过郭子苓往门外走,“可你如此优柔寡断,想来也是不堪大用,倒是辜负了本侯的一番苦心。”
“父亲!”郭子苓站起了身。
他看着安远侯微顿的步伐,见他并未回身,赶紧道:“请容儿子再想一想。”
安远侯冷笑一声,很显然,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回答。
“不必想了,你兄长虽然没你能干,但他胜在会听本侯的话。最重要的是,”他微微侧头,余光瞥过郭子苓挣扎的脸,“他不会为了儿女私情……”
“我答应您!”这句话似乎用光了郭子苓全部的力气,他站在原地喃喃自语般的:“柳二小姐是未来的太子妃,与我并没有什么干系。”
-
谢一舟以旁观者的视角目睹了这三年间发生的事情,终于能够再次出现在陆卿的面前。
他走进殿内的时候,陆卿正坐在案前书写着一封信函,察觉到他的到来,拿笔的手僵了一瞬,头也不抬地说了句:“来给孤研墨。”
“殿下倒是一点也不客气。”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点无奈,却是毫不犹豫地来到他的案边。
谢一舟没急着拿起墨条,而是先伸手丈量了一下陆卿的腰身,“殿下清减了许多。”
陆卿没对他设防,猝不及防被他一碰,原本冷静自持的太子殿下霎时红了耳根,连带着信函上的字也跟着一抖,笔画险些飞了出去。
“你这家伙,松手。”陆卿赶紧将笔放下,扒着谢一舟的手瞪他,“几年未见,还是这般轻浮。”
谢一舟没纠缠,由着他将自己的手拉了下去,耷拉着眉眼,似乎很受伤。“我思念殿下,又见你瘦了这么多,一时着急罢了。殿下反应这么激烈,是讨厌我了吗?”
“……孤没有。”陆卿抬眸看他,抿了一下唇,声音有些生硬,“你不必担心。”
闻言,谢一舟垂眸对上他的目光,眼中流光溢彩。陆卿微微闪躲,继续说:“孤不是瘦,是长高了。”
他将手放在自己头顶比划着,刚好能到谢一舟的下巴,“三年前,孤还只到你的肩膀,如今已经到这里了。”
“是啊,殿下已经这么高了。”谢一舟眼睛弯弯,声音很温柔。不等陆卿不自然地低下头,他又拉起陆卿纤细的手腕,“殿下若是好好用饭,想必能长得更高。”
陆卿微怔,一时忘了挣扎,“你怎么知道……”
“我说过吧?”谢一舟俯下身,蹭了蹭他的脖颈,语气中带着依恋,“我会陪在殿下身边的。”
“可是你——”陆卿下意识开口,又猛地顿住。内心交战片刻,他还是由着自己说了出来:“你第一次离开,两年后才出现。而这一次,却多了一年。不在的这些日子,你到底在哪里?”
谢一舟没有隐瞒,“大多数时候,我只能在一旁看着,无法插手殿下的事情,”他替陆卿拂过鬓边的长发,“但是我想告诉殿下,哪怕我暂时不能出现,却一定是会陪着殿下的。”
“要多少年才能见到殿下一次,连我也不甚清楚,或许还是如之前一样两三年,或许下次再见,殿下已经君临天下,早已忘了我。”
“孤的父皇尚在,不准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陆卿斥了他一句,又放低了声音,“只要你不是等孤半截身子入了土,应该还不会健忘到这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