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篥的惊鸿一舞之后,
这次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的出宫之行,
到这里也算是草草结束了。
大家都(因为种种原因)身心俱疲地回了宫中。
钱柔儿因为景公子的即时出手相助,获得了陛下的原谅,
陛下因为景篥都能跳舞了应该是完全没事了,松了一口气。
景篥这一次也算是带着廖皖去见过了世面。
廖皖一直担心的那两次报应还好都还没有发生。
不管怎么说,都还是挺顺利的。
虽然都很累了,
但是那天晚上,
其实景篥和廖皖都还是一夜未眠的。
两个人坐在院子里的石桌边,一起吃了夜宵。
虽然避暑山庄里也有不少好吃的,
新鲜的瓜果,好吃的点心,清凉爽口的菜色……
但是公子还是觉得通通都没有廖皖做的好吃,
没有在家里吃的舒服。
于是廖皖就给公子随便做了两个菜,一荤一素,
一道清蒸鱼和一道青菜炒香菇。
清蒸鱼里没有刺,
廖皖都已经提前挑出来了。
虽然公子说了,吃没有刺的鱼那还有什么意思。
但是她还是执意如此,小心翼翼地挑出来那条鱼里的每一根刺。
这当然也是有缘故的,
廖皖如今所作所为都是有缘故的。
这一次也当然还是和余小姐有关。
小姐姐很喜欢吃,
或许有种以形补形的意思在。“余”吃“鱼”嘛,挺正常的。
不过她只爱鱼的鲜美滋味,
却常常忽略了鱼刺的尖锐,
经常“狼吞虎咽”之后,
被刺卡住,十分痛苦。
于是她便要求宫女把刺挑干净了,再把鱼端上来。
毕竟越是鲜美的鱼,刺越多,
余小姐要是但凡吃到一根小刺,都是大发脾气的。
所以如此艰难的差事又落到了廖皖身上,
她不但要把每一根刺,即便是再小的也要挑出来,还不能太破坏鱼的形状……
在各种打骂中,廖皖练就了一番这样的手艺。
所以如今,
公子一开始吃的时候,
都没看出来,
刚想感叹这鱼真厉害,
都没有刺还这么鲜美!
才发现好像是被廖皖动过手脚的。
宫里的生活确实是郁闷又无聊,
所以余小姐想着法子,从廖皖身上找着刺激和乐子。
于是因为在避暑山庄消磨了那个夏天最热的半个月的时光,
回来的时候,宫里也已经很凉快了。
坐在院子里也不觉得燥热,微风吹在脸上觉得很舒服。
于是廖皖也觉得还是景府里好一些,还是“家”里好一些。
廖皖很喜欢月亮,真的很喜欢。
那是唯一她可以尽情直视的光芒。
她可以不知疲惫地望上一整夜,
也让她觉得黑夜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虽然月亮一直都只是远远地挂在天上,
其实也跟她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她总觉得自己好像并不是孤身一人了。
所以她关于月亮的回忆,倒全部都是很美好的。
今天虽然还没有到中秋节,
甚至连秋天都还没到。
但是天空中央却有一轮特别特别完美的满月。
是廖皖整个人生里从未见过的圆满。
到了公子这里之后,
廖皖第一次有了一个自己的房间。
之前已经提到过了,
房间里有一张很柔软舒适的大床,
一个很漂亮的梳妆台,
一个大大的放她的衣服的衣柜,还有一张小小的书桌,
书桌的抽屉里放着很多东西。
公子觉得廖皖需要看的书,推荐了几本,
当然不是什么《女德》、《女戒》之类,
而是一些诗词集,古文集。
上面尽是些非常优美的文字,公子推荐她经常读一读。
尤其是李清照老师写的部分,公子还特意折出来了,
希望廖皖可以好好学学人家,
当然也并不指望她能够成为什么才女。
只是希望她可以像她一般腹有诗书,自信开朗。
放心,她晚上只要一有空就读。
公子送了她当时的女孩子需要的一切,
廖皖其实都不太会用,
于是他还特意请了教习嬷嬷,
还是一位曾经培养出很多端庄秀丽的宫妃的嬷嬷,
当然不是来教她规矩。
规矩这两个字,廖皖已经学的够好的了,
甚至都有些学的太好了……
只是请嬷嬷教她那些胭脂水粉香粉膏霜的用法。
嬷嬷教学的过程中,
不断地和廖皖说她福气好,
这些东西都是上等的,和宫妃用的都差不多了。